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今年中伏二十天,为什么只有中伏是二十天?从未听说过初伏或末伏有二十天?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今年中伏二十天,为什么只有中伏是二十天?从未听说过初伏或末伏有二十天?

2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9 12:17:47

    并不是所有的中伏都是20天,也有中伏是10天的。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2011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2011年7月14日~2011年7月23日 为初伏 10天

    2011年7月24日~2011年8月12日 为中伏 20天

    2011年8月13日~2011年8月22日 为末伏 10天

    2012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2012年7月18日~7月27日 为初伏 10天

    2012年7月28日~8月6日 为中伏 10天

    2012年8月7日~8月16日 为末伏 10天

    2013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2013年7月13日~2013年7月22日 为初伏 10天

    2013年7月23日~2013年8月11日 为中伏 20天

    2013年8月12日~2013年8月21日为末伏 10天

    2014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 为初伏 10 天

    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6日 为中伏 10 天

    2014年8月7日~2014年8月16日 为末伏 10 天

    2015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2015年7月13日~2015年7月22日 为初伏 10 天

    2015年7月23日~2015年8月11日 为中伏 20 天

    2015年8月12日~2015年8月21日 为末伏 10 天

    2016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 为初伏 10 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 为中伏 20 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 为末伏 10 天

    2017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为初伏 10 天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为中伏 20 天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为末伏 10 天

    2018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为初伏 10 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为中伏 20 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为末伏 10 天 [1] 

    2019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

    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为初伏 10 天

    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为中伏 20 天

    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为末伏 10 天

    21世纪新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 img
    宠来也
    2021-12-19 12:17:47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