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十年难逢“四伏天”,今年是三伏天还是四伏天?2021年哪天入伏?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十年难逢“四伏天”,今年是三伏天还是四伏天?2021年哪天入伏?

6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9 12:17:53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10天

    中伏: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1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10天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9 12:17:53

    七月荷花

    荷花蔬蔬出水面,

    月季枝头一点红;

    待到七月流火时,

    我出污泥而不染。


    提问:十年难遇“四伏天”,今年是三伏天还是四伏天?2021年哪天入伏?

    我们首先要明白天地万物的运转,都是有规律性,而不是你想天气节气都能得到改变的。这个里面有许多的奥秘,几大方面结合规整成有阳历、阴历〈阴历指农历〉,阳历是结合与节气更变没有引响,农历是结合月亮的运转,每个月的中旬十五日左右,月亮圆圆满满的,所以说农历与节气规格有很大的波动性,因为农历一个月30天为大月,29天为小月,因为长期波动时,形成了年份上有润年和不润年,润年多一个月的原因就是要结合节气和月亮运转,所以导致气候也有波动性。


    去年是润年〈润四月〉,说明了去年多一个四月份,所以说节气波动性很大,今年按农历推算,二十四节气比较早,人们总是说今年节气推急,其实不是推急,而是节气波动了,按阳历〈也就是公历〉时间没有波动。

    为什么说今年有“四伏天”呢?其实没有,“花甲子”里面有推算法,是:何时入伏,夏至三庚,十日一数,三伏秋分。说明了伏天只有三个〈头伏,中伏,末伏〉,因为我没有万年历,无法确定梅、伏天相差多少天,肯定是今年热伏天长久,说明是有“四伏天”。

    入伏之日列表:

    头伏:2021年7月11日一7月20日,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一8月20日,20天。表明今年热天过长,加10天是中伏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一8月19日,10天。

    伏天过去了才能正式进入秋天。

    不好意思,因为我没有历书,无法写作全面。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9 12:17:53

    有一句农谚:冬至连庚进九,夏至三庚入伏。也就是说夏至过后按古历逢第三庚入伏,我刚查看了老黄历,今年6月21号为夏至,恰又逢庚,按原则,从天干甲乙丙丁戌己庚申壬癸的甲子计算,每10天必有一庚,那么今年应7月21号入初伏,如果辛丑加伏,应该是8月20号才能出伏。我不是算命先生,如算法有误,望留言指正。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9 12:17:53

    哪有什么四伏天,今年头伏10天,中伏20天,未伏10天。今年伏天总共40天。

  • img
    宠来也
    2021-12-19 12:17:53

    2021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9 12:17:53

    一、三九天、三伏天的演算


    1.俗话说‘冬至逢壬数九,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说冬至过后第一个壬日就是‘一九’的第一天,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壬日和庚日都是干支历中的日子,干支历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而成的六十个组合,遇到天干为‘壬’,的组合就是壬日,天干为‘庚’的日子就是庚日

    2.

    入伏就是天气炎热的开始,人们都躲在家里避暑,《历忌释》中说‘伏一首,隐伏避盛暑也’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三伏天‘金气伏藏’

    3.

    在四季中五行运行的规律是:立春木取代水,水生木;立夏火取代木,木生火;立冬水取代金,金生水;立秋金取代火,庚就代表金,所以庚日为伏

    二、入伏

    1.今年夏至当天就是庚子日,也就是第一个庚日;5月22庚戍日为第二庚日;6月2庚申日就是第三个庚日。

    2.今年农历6月2号入伏,为初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就是中伏也就是农历6月12庚午日是中伏的开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的第一天,农历7月3庚寅日为末伏的开始;但在中伏到末伏的中间还有一个庚日,从农历6月22~7~2为‘加伏’,今年的中伏为二十天

    3.今年的初伏是农历6月2号~6月11号共10天;中伏是农历6月12号~7月2号共20天;末伏是农历7月3号~7月13号共10天;因为今年中伏有二十天,所以今年也叫‘四伏天’

    4.‘四伏天’的年份不多,因天干有十,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干支的组合搭配,十个天干与地支搭配,十天循环一次,每十天就会有一个庚日

    5.夏至到立秋之间的时间是不变的,三个节气为45天,在这45天中第三个庚日才是初伏的开始,所以这45天中必须有5个庚日,才会有四个伏天,立秋后的庚日就是末伏了

    6.

    今年夏至就是庚子日,才会有四伏天,如果夏至第一个庚日出现在五天以后就会只有三伏天了,四伏天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又延长了十天,天热的时间会更长注意防暑及时补充水分

    三、谚语

    1.人们除了冬至数九之外,夏至也数九,被称为‘夏九九’

    2.数九是人们盼望着炎热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天尽快结束,夏天酷暑难熬,冬天严寒难耐,这是人们心中的对‘数九’的盼头

    3.‘十年难逢四伏天,加伏一出夏难过’,意思是本来三伏天酷暑难熬,还再多熬十天严热的酷暑才能等来秋天的凉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