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如何有效应对呢?
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饲养母猪出问题了是不行的,要让其多创造效益才是目标管理。
尤其伤脑筋的是是夏季产仔母猪,易食欲降低或不食。结果无形中会造成泌乳不足,继而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阻影响整体效益。让我们一起重温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的应对措施:
1.哺乳母猪饲喂量计算方法。以3千克+330gx带仔数/头母猪。
2.降低母猪产前的饲喂量。母猪产前饲喂过多易造成产后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泌乳影响及成本不合算。
3.哺乳期母猪要尽力而为增加饲喂次数。4-6顿/天,尤其是夏季早晚多喂,中午气温高少喂,减少其运动量。
4.哺乳期母猪要营养全面。尤其是夏季哺乳期母猪采食量减少,故要调整饲料营养,供给营养全面、配比合理、优质高效的哺乳母猪饲料。必要时增加青绿饲料供应量。配合饲料中可添加葡萄糖适量或Vc~20-50㎎/千克料。抵抗应激反应。
5.清理食槽剩料。防止夏季饲料酸败或霉变后被母猪误食,继而影响食欲。
6.哺乳母猪舍夏季合理而有效的防暑降温。只有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才能改善提高采食量。
7.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注意饮水器的水压、高度、水温等高低,这些都或多或少都间接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饮水中添加Vc或葡萄糖等抗应激补能。
8.掌握合理的饲槽设计安装饲喂。不合理的设计安装也会影响采食量。
9.掌握合适的栏舍结构安装。不合理的栏舍会对母猪造成伤害,继而影响采食量。
10.合适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持于净卫生的哺乳环境及圈舍温湿度~冬暖夏凉。
综上所述,母猪管理在于全力以赴地精心喂养,提前谋划,防患未然,同时加强自身及员工的学习能力提升,与时俱进。相信付出的力量…
我是发财马(张宏中)关注三农助力三农,感恩一路有您,欢迎下方寄语学习!
2019-6-19
引起在哺乳期间母猪采食量下降的原因,
1母猪或小猪出现了疾病
2母猪更新比例高(后备猪在分娩舍比例高),青年母猪比壮、老龄母猪采
3、舍内温度过热。泌乳母猪最适宜温度18--22°,超过25°采食量开始下降28°采食量下降比较明显。有的猪舍温度超过32°的有的母猪可能会拒食。
在炎热夏季可以通过水帘或电风扇结合屋顶喷水的方法降温,调整喂养时间,在凌晨和晚上天气凉爽的时候进行喂养,
4、要每天每时保证有充足的饮水量,水温不饮过高或过低,
5、得不到充足的饲料或饲料以霉变,
6、身体有伤导致疼痛对饲料的不进食,
7、泌乳期短,这点大家都知道母猪在产后两三天开始采食量上升到10-20天达到泌乳期进食量高峰期,如果提前断奶,会致母猪的采食量降低,
8、母猪生产后生不净,致始体内有死胎或者胎盘遗留体内,一般这类猪有产程延长或产前发热,不吃东西或便秘等,
如有遗留物母猪后面一般可闻到一股腐臭气味,望臀部污染,尾巴往上翘,用脚适当力腹肷部,踩的同事注意观察母猪有无发怒表情
,
母猪一般在生产后两三天不会体温超过39.5°如果超过39.5°可以考虑是否未产干净或子宫及产道感染,通以上方法不难判断产后不干净的愿因,
这些问题尽早发现比较重要,
更是要密切观察母猪和每头小猪仔,尤其是生下小猪仔后2到3天确保每头母猪都能站立起来进食,
如果问题得到了解决母猪更有机会浦乳,子宫发炎、脚蹄病和胃肠功能紊乱是导致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常见原因
哺乳母猪产后减食或者不食是哺乳母猪产后的常见问题,尤其见于夏天,正常情况下母猪产后最高的采食量可以达到10公斤,而夏季母猪的采食量只有3-4公斤,远远达不到正常采食量。
母猪采食量不足就会导致母猪调用自身脂肪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进而引起母猪的失重过大,影响母猪断奶后的正常发情,而母乳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又会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表现为腹泻症状,所以保证母猪采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如何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
1、防控热应激
根据笔者的经验热应激是导致母猪产后减食的重要原因。防控热应激首先应该尽量降低产房的温度,将产房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母猪体感舒适,有利于保证母猪采食。
还可以通过在母猪的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抗热应激的药物,比如维生素C、小苏打、电解质以及清热解毒类中药,用以缓解母猪热应激。
2、产前减料
母猪产后采食量不足还有一个原因是母猪产前饲喂太多,产后腹内压下降,短时间胃肠道无法适应而引起的产后减食。对此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母猪产前3天开始减少饲喂量,并在产前24小时停止饲喂。
3、湿拌料
湿拌料可有效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有利于提高母猪采食。但是湿拌料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母猪未及时采食完成的饲料要及时清理,防止长时间放置发生变质引起母猪霉菌毒素中毒。
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母猪急性子宫炎症,产褥热,产 后便秘等这些病因所导致的,产后采食量下降,会引起母猪泌乳功能下降,仔猪母源性腹泻,产后子宫炎症若是治疗不及时,会发展成为慢性的子宫炎症,导致母猪发情,发情障碍,严重影响母猪的生殖性能,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益。
关于产后采食量下降,应找对病因,对症治疗。
第一,如果是疾病引起的,不管是子宫还是乳房炎症引起的发热不热,首先应先量母猪的体温,一旦母猪出现发热,立即注射退烧针剂氨基比林和头孢,如果是炎热的夏季母猪出现高热不食应先进行物理降温,用少量温水慢淋猪的头部颈部,等稳定稍微降下来后再注射退烧药物。产后母猪若出现严重的子宫炎症,可以采用药物冲洗子宫,建议使用青霉素冲洗子宫,同时肌注缩宫素帮助排出恶性分泌物。母猪采食后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或林可霉素。
第二,如果是因母猪老龄,或者母猪体弱引起的采食下降,建议直接注射布他磷注射液,布他磷注射液可以帮助调节机体系统,帮助虚弱的母猪快速恢复体能,帮助恢复母猪的采食。
第三,如果是便秘引起的采食下降,建议直接灌肠,采用温肥皂水灌肠,帮助母猪排便后,母猪一般可自行恢复采食。
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有基础性疾病,那就需要平时做好母猪的保健工作,对刚恢复采食的母猪建议采取湿拌料的方式喂猪,同时建议多喂一些青绿饲料。
如果哺乳母猪采食量偏低,会动用机体营养储备供维持泌乳所需,导致营养输出大于营养摄入造成体重损失,尤其是初产母猪损失过量的体量能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能力,包括断奶后发情迟缓受精率低,和胚胎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广大养殖户的利益。
一:如何提高采食量?
1:表明少食多餐能刺激猪的食欲,建议每天少量多次投放饲料。
2:把饲料用水发湿进行喂食,但饲料不宜长时间存放,以免变质。
3: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和足够的饮水,哺乳母猪的饮水量明显影响采食量,一头哺乳母猪每天需要30至40毫升饮用水。
4:减少环境应激,在产房内,高温和食欲降低是相伴而生的两种现象,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一些增加动物机体散热的措施来克服,喷水和滴水(不可直接喷猪身上)可有效增加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和减少哺乳母猪的体重损失,与之相似,增加猪舍内空气流通,如保持最大通风率或使用换气降温设施也非常有效。
5:加强母猪产前管理。
产前管理具体操作?
(1):产前3至7天饲料中添加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壮观霉素,或针对当地季节性,地方性流行病实施产前进化。
(2):产前7至10天,肌肉注射0.1%亚酸钠维生素E10毫升,或长期在母猪饲料或饮水中添加0.2%的碳酸氢钠,夏季可适量加入藿香正气散。
(3):前产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房。
以上是本人的实操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给喂开胃的药
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如何应对?
哺乳期的母乳体质虚弱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还要哺乳仔猪,是严重缺少营养导致厌食采食量下降。如果按正常的养母猪的流程、在母猪怀孕期间对母猪的营养和饲料方面都是会提前量的相应管理,给母猪做好保健,哺乳期的母猪会更健康,食欲自然也会好。
如果已经是哺乳期的母猪采食量下降,从我养殖的经验来讲,会给猪吃蔬菜和水果,以及些许的生鸡蛋,快速补充VC以及营养增强体力,让母猪在短时间内恢复体能,然后母猪要吃相应的保育饲料,这样基本就可以恢复采食量,也能使仔猪茁壮的成长。
解决方案如下:
1.合理安排饲喂:(1)产前15天左右,更换为哺乳母猪料,并增加饲料中的含水量,最好饲喂湿拌料。采用高能量、高蛋白、高氨基酸的饲粮,增加适口性或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2)每天保证哺乳母猪的喂料量和充足的饮水。(3)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霉菌毒素处理剂,料槽中不能有剩余料,应及时清理掉。
2.及时助产:正常的分娩间隔为30分钟左右。(1)母猪产道正常的情况下,可采用肌注10~20单位的催产素。(2)胎儿过大或产道狭小及两个胎儿同时排出时,应正确及时人工助产或进行剖腹产。(3)正确及时处理其它分娩的情况。
3.产后处理方案:(1)产后可对母猪肌注抗生素2~3次。(2)肌注催产素,促使子宫体收缩,子宫颈口舒张,有利于残留的内容物排出,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3)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4)在分娩过程中,母猪由于强力作用、肌肉收缩,造成消化功能减弱,当天宜停止饲喂。
4.保证充足的饮水,加强舍内通风,降低舍内温度。一般情况下,哺乳母猪的摄食料、水之比为1∶3,高温时可达到1:4~5。一头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大约为12~40升/天,平均为18升/天。在高温下也有达到30升/天的。所以母猪要得不到充足的饮水,就会严重的影响其采食量,影响机体的散热。
抢首赞1
还呗-额度高至20万,快至3分钟放款。
用还呗,告别信用卡逾期问题。信用卡+身份证直接申请...
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广告
平安车险,2019车险新报价_点击进入
平安车险 千万车主的选择,30秒精准报价!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广告
相关问题
哺乳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怎么办
母猪产后会出现采食量下降,是因为生产过程过度疲劳,造成体力衰竭,引起食欲紊乱。 这样的情况可以注射、 牧 / 佗、的 ~快康,对 产前产后综合症,低温厌食 效果很佳
浏览21 2017-12-19
母猪采食量下降怎么办?求良方!!!!
夏天母猪采食量主要是热应激引起的,热毒伤气,也就是气虚,建议你给补补气,当然你也要让兽医检查一下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如果有,估计就得用药了
浏览235 2016-06-25
如何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
夏季哺乳母猪食欲差,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母猪采食量: (1)控制环境温度 夏季母猪舍的温度必须控制在30℃以下,超过30℃时可采取安装水帘降温系统、增加电风扇的数量或配置遮阴、通风设备等措施,迅速降低环境温度。还可安装滴水到猪后颈的滴水降温设备,使猪感到凉爽。 (2)提高哺乳母猪日粮的营养水平,特别是能量水平和氨基酸水平 提高日粮的粗蛋白水平,尽管也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但粗蛋白过高反过来又会增加母猪的体温,使母猪感觉更热。补充维生素C和小苏打等,对缓解热应激、提高采食量亦有帮助。 (3)选择适宜的饲喂方式 第一种是实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即从分娩3天后,逐渐增加采食量的办法,到7天后实现自由采食;第二种是做到少喂勤添,实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种是实行时段式饲喂,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喂料,充分刺激母猪食欲,增加其采食量;第四种是采用湿拌料饲喂,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不管是哪种饲喂方式,都要注意确保饲料的新鲜、卫生,切忌饲料发霉、变质(酸败)。 (4)供给充足清洁水 夏季哺乳母猪的饮水需求量很大,因此,母猪的饮水应保证敞开供应。如果是水槽式饮水,则应一直装满清水;如果是自动饮水器,则要勤观察检查,保证畅通无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达到一定程度。饮水应清洁,符合卫生标准。饮水不足或不洁,可影响母猪采食量。
浏览75 2019-02-19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有什么要求
母猪哺乳期能量、蛋白、赖氨酸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它的体重、产奶量和所处的环境有关。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很少知道它的体重、产奶量是多少。因此,我们按其食欲来随意喂料。如果哺乳母猪的饲喂真的那么简单,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探寻哺乳期最适宜的饲喂方式?为什么调查数据显示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差异很大,会出现3.63~9.08 kg/d这么大的差距? 母猪的品种、带仔数、哺乳期长短和胎次的不同是引起采食量差异大的原因。然而,这样大的差距更多是与哺乳母猪饲喂策略有关。产房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优劣是引起母猪采食量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1 哺乳母猪关键期:产后第1周 采食量的差异在母猪产后第1周就会凸显出来。有许多农场习惯于在母猪产后5 d或10 d内逐步加料。事实上,与积极采食系统相比,这样的方式已使母猪第1周采食量减少了15%,或者更多。结果导致母猪第1周能量和氨基酸等营养摄入不足,虽然这样并不会减少哺乳量,但会显著增加母猪体重损失。 已有研究表明,如果母猪哺乳期体蛋白损失达到10%~12%,断奶后发情间隔将会延长,下一胎的分娩率和产仔数也会受到影响(见表1)。因此,尽管短期营养摄入不足不影响母猪哺乳量,但会引起生殖激素系统慢性变化,甚至会减少下一胎排卵率和胚胎存活率。 2 调控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母猪哺乳早期限制采食量已被很多人认同,他们认为早期采食量高会引起乳腺堵塞和乳汁减少、仔猪腹泻和母猪便秘等问题,最终导致母猪哺乳中、后期采食量降低。研究表明5%~30%的母猪在哺乳期第2周的2~3 d会出现明显的采食量降低现象,这将会引起断奶发情间隔时间延长,下一胎分娩率和产仔数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哺乳早期使用渐进式增加喂料的母猪比快速增加采食量的母猪断奶窝重低、断奶后发情间隔长。因此,饲养员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快加大母猪哺乳早期采食量,而不是限制其采食量。当然,哺乳期日粮的组成也是很重要的,但对采食量来讲是次要的。其次,猪舍温度、母猪分娩时体况、饲喂系统也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原因。 2.1 猪舍温度 分娩舍温度应保持在18.9~22.2 ℃(66~72 ℉),较高的温度会降低采食量,初产母猪对温度更为敏感。一般来说,在21~27 ℃范围内,分娩舍温度每增加1 ℃,母猪日采食量就会降低0.1 kg。夏季使用滴水降温可以使采食量提高20%~25%,湿料饲喂也可以增加采食量0.91 kg/d。如果条件允许,夏季可选择深夜补加日采食量的20%~25%料量给母猪,以确保母猪在凉爽时摄入足够的日粮。 2.2 母猪分娩时体况 大量研究表明,母猪分娩时背膘厚超过21.1 mm将会降低哺乳期采食量。据报道,母猪分娩时背膘厚超过19.05 mm时,采食量将降低0.13 kg/mm。 2.3 饲喂目标 母猪能量、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产奶量、乳成分、体重和胎次有关。很显然,母猪体重越重,产奶量也越高,能量和营养物质需要就越多。 一、二胎母猪仍在生长,因此它们自身需要蛋白质沉积,但哺乳的需要优于生长的需要。青年母猪会牺牲生长,动用自身体组织中的蛋白和脂肪来满足产奶的需要。但是只要体蛋白组织动用超过10%~12%,哺乳量就会下降。因此母猪哺乳期首要任务是使哺乳量达到最大值,体蛋白组织损失达到最低。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已发现,在体蛋白损失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哺乳期背膘损失7.9 mm的母猪与背膘损失0.05 mm的母猪相比生产性能差异不大(即哺乳期背膘损失7.9 mm与0.05 mm分别相当于脂肪组织损失13.6 kg与0.11 kg)。 3 哺乳母猪饲喂指南 3.1 实际采食量估算 首先,我们需要估算母猪采食量,可从母猪群在1个月或3个月期间饲料耗料量进行估算。如果饲料浪费不大,那估算值就接近于实际采食量。采食量估算如下(用3个月的耗料量来计算):每头母猪3个月内采食量=总耗料量÷3个月哺乳母猪头数。 还需除去产房妊娠母猪的耗料量,其计算如下:以1 250头母猪、16 d哺乳期、3个月饲喂时间为例。估计“占栏周期”天数:7 d/周×(产房栋数÷断奶频率/周)占栏周期=7×(6÷2)=21 d估算妊娠母猪在产房的天数:21 d-16 d(哺乳天数)-1 d(冲栏天数)-1 d(转栏天数)=3 d估算妊娠母猪采食量:2.5 kg/ d× 3 d=7.5 kg 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量: 3个月耗料量 94.8 t3个月断奶窝数 756(63窝/周)耗料量/窝 94.8 t÷756=125 kg 采食量/d (125-7.5)kg÷16 =7.34 kg/d 3.2 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需要量 母猪哺乳期究竟需要采食多少饲粮?日粮成分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哺乳期仔猪平均窝增重是多少。我们估计仔猪初生个体重在1.4~1.5 kg,我们还需要估计仔猪断奶重和断奶仔猪数。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我们仍以1 250头母猪的猪群来进行估算):已知参数:窝断奶头数(10头)、哺乳期(16 d)、初生重(1.4 kg)、断奶重(5.7 kg)、哺乳期仔猪个体增重(4.3 kg)、总窝增重(43.0 kg)、窝增重(2.7 kg/d) ① 每窝能量需要:由28.33 MJ DE/kg窝增重计算得28.33×2.7 =76.49 MJ DE/d这需要14.2 MJ DE/kg日粮5.4 kg。整个农场平均日采食量是7.34 kg,因此不用担心母猪体损失的问题。并且5.4 kg/d的采食量带10头/窝的仔猪,等于每头仔猪提供了0.54 kg的采食量,这与每头仔猪0.45 kg/d的经验值相接近。 ② 母猪能量需要量(MJ DE/d): 460.4KJ DE/kg代谢体重。代谢体重估算公式13+0.2×体重,估算200 kg母猪维持能量需要: (13+0.2×200) ×460.4=53×460.4= 24.4 MJ DE/d如果日粮水平为14.2 MJl DE/kg,母猪每天需要采食1.7 kg日粮用以维持。这与经验值每头母猪1.8 kg/d维持需要相接近。 3.3 母猪哺乳期科学实用的饲喂方案推荐如下: 分娩当天 1.4~2.3 kg哺乳第1、2 d 2.3~3.2 kg哺乳前2 d仔猪交叉寄养后,需设法使母猪在哺乳第8 d逐渐到达:(1.8+0.45×窝带仔数)kg/d的采食量。 以窝带仔数10头为例,哺乳第8天应达到6.3 kg/d的采食量。为避免采食量下降,在哺乳第8~12d需维持这一采食量,之后就可按母猪食欲提高采食量直到断奶。这样的饲喂程序可提高母猪采食量,使母猪保持很好的健康度,缩短断奶后发情间隔天数,提高下一胎产仔数。同时可使仔猪断奶窝重达到最佳,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最低。 3.4 日粮营养水平估算 日粮能量和营养水平,没必要做到14.2 MJ DE/kg以上,每千克仔猪窝增重用26.4 g赖氨酸(Lys)和0.4 kg 粗蛋白就可以表现很好了,每天还需补加2 g Lys 和0.18 kg粗蛋白用于母猪维持需要。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每天蛋白需要量=0.4×2.7 kg(窝增重/d)+0.18=1.26 kg/d;日粮蛋白水平/%=1.26÷7.34=17%;每天Lys需要量=26.4 g×2.7 kg(窝增重/d)+2 g=73.3 g;日粮Lys水平/%=0.0733÷7.34 =1.0%。 4 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意义 估算母猪哺乳期能量和营养需要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去调控母猪的最佳采食量。按照:日采食量(kg/d=1.8+0.45×窝带仔数的经验公式来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量在现在也显得很有指导意义。日粮配方也很重要,利用现有的数据连同窝增重的估算可以帮助农场管理者改进哺乳日粮。然而母猪采食量的估算是以母猪的平均生产水平,还是以生产成绩靠前的25%母猪生产水平为基础来进行估算值得商榷。 5 做好母猪和小猪的保健,给母猪饲料添加||||诸疫净,小猪肌内注射|||||活力健,这样母猪能更好的恢复,提高免疫力;仔猪能更好的生长,少生病。
浏览80 2017-12-14
母猪该怎么定量喂食
母猪的饲养工作一直是养殖场的重点。母猪的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应该了解母猪生长阶段的需求,然后制定喂母猪喂饲料的措施,确保母猪吃的健康营养,生长的更好。 后备母猪喂饲料。后备母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对母猪的体形发育、生殖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小于6月龄的母猪饲料选择中,大猪料(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膨化料)1:1配备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6月龄至配种前的母猪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空怀料,1:1配备青饲料。此阶段严禁使用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棉籽饼、菜籽饼及霉变饲料。适当限料饲喂,以防止母猪过肥,影响发情、排卵。 母猪断奶空怀期喂饲料。空怀期指正常断奶到配种前这段时期。母猪断奶后一般1星期左右可发情配种,这阶段料的选择和控制不当会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空怀母猪往往在断奶后1-3天出现断奶应激,极易引起乳房炎、高烧等病症。此时,结合断奶母猪的肥瘦控制日喂饲料量相当重要。每日2餐,定量饲喂,绝不能任其自由采食而引起上述病症。料的选择亦不能突然改变,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大猪料或空怀料,断奶后3天内,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或大猪料。适当增加轻泻性的麸皮和多汁嫩绿的青饲料,养猪设备等卫生。 母猪哺乳期喂饲料。哺乳期指母猪分娩至断奶这一阶段。哺乳期饲料的选择和控制是整个生产环节的重中之重。母猪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喂些温的麸皮汤+生化汤丸(3-5丸/次)+红糖盐水,连喂2次,以促进恶露排出和迅速恢复体力。分娩后的第二天,喂给母猪1公斤左右的饲料,以后每日增加0.5公斤饲料,至4-5天恢复其正常的食料量。食欲正常后,让母猪自由采食,以保证仔猪足够吸乳,并能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到仔猪断奶前1个星期,哺乳母猪可以逐渐减料,并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断奶当天,母猪日喂饲料量维持在2.4-2.6公斤。哺乳期料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哺乳料,适当在料中加入豆油或干脂肪,按1:1配备青饲料供给。 母猪的饲料一定要喂好。这不仅决定着母猪的健康也决定着仔猪的健康,所以以上母猪的生长阶段的饲喂要求一定要做到。
8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9 19:18:08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饲养母猪出问题了是不行的,要让其多创造效益才是目标管理。
尤其伤脑筋的是是夏季产仔母猪,易食欲降低或不食。结果无形中会造成泌乳不足,继而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阻影响整体效益。让我们一起重温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的应对措施:
1.哺乳母猪饲喂量计算方法。以3千克+330gx带仔数/头母猪。
2.降低母猪产前的饲喂量。母猪产前饲喂过多易造成产后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泌乳影响及成本不合算。
3.哺乳期母猪要尽力而为增加饲喂次数。4-6顿/天,尤其是夏季早晚多喂,中午气温高少喂,减少其运动量。
4.哺乳期母猪要营养全面。尤其是夏季哺乳期母猪采食量减少,故要调整饲料营养,供给营养全面、配比合理、优质高效的哺乳母猪饲料。必要时增加青绿饲料供应量。配合饲料中可添加葡萄糖适量或Vc~20-50㎎/千克料。抵抗应激反应。
5.清理食槽剩料。防止夏季饲料酸败或霉变后被母猪误食,继而影响食欲。
6.哺乳母猪舍夏季合理而有效的防暑降温。只有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才能改善提高采食量。
7.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注意饮水器的水压、高度、水温等高低,这些都或多或少都间接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饮水中添加Vc或葡萄糖等抗应激补能。
8.掌握合理的饲槽设计安装饲喂。不合理的设计安装也会影响采食量。
9.掌握合适的栏舍结构安装。不合理的栏舍会对母猪造成伤害,继而影响采食量。
10.合适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持于净卫生的哺乳环境及圈舍温湿度~冬暖夏凉。
综上所述,母猪管理在于全力以赴地精心喂养,提前谋划,防患未然,同时加强自身及员工的学习能力提升,与时俱进。相信付出的力量…
我是发财马(张宏中)关注三农助力三农,感恩一路有您,欢迎下方寄语学习!
2019-6-19
宠来也
2021-12-19 19:18:08引起在哺乳期间母猪采食量下降的原因,
1母猪或小猪出现了疾病
2母猪更新比例高(后备猪在分娩舍比例高),青年母猪比壮、老龄母猪采
3、舍内温度过热。泌乳母猪最适宜温度18--22°,超过25°采食量开始下降28°采食量下降比较明显。有的猪舍温度超过32°的有的母猪可能会拒食。
在炎热夏季可以通过水帘或电风扇结合屋顶喷水的方法降温,调整喂养时间,在凌晨和晚上天气凉爽的时候进行喂养,
4、要每天每时保证有充足的饮水量,水温不饮过高或过低,
5、得不到充足的饲料或饲料以霉变,
6、身体有伤导致疼痛对饲料的不进食,
7、泌乳期短,这点大家都知道母猪在产后两三天开始采食量上升到10-20天达到泌乳期进食量高峰期,如果提前断奶,会致母猪的采食量降低,
8、母猪生产后生不净,致始体内有死胎或者胎盘遗留体内,一般这类猪有产程延长或产前发热,不吃东西或便秘等,
如有遗留物母猪后面一般可闻到一股腐臭气味,望臀部污染,尾巴往上翘,用脚适当力腹肷部,踩的同事注意观察母猪有无发怒表情
,
母猪一般在生产后两三天不会体温超过39.5°如果超过39.5°可以考虑是否未产干净或子宫及产道感染,通以上方法不难判断产后不干净的愿因,
这些问题尽早发现比较重要,
更是要密切观察母猪和每头小猪仔,尤其是生下小猪仔后2到3天确保每头母猪都能站立起来进食,
如果问题得到了解决母猪更有机会浦乳,子宫发炎、脚蹄病和胃肠功能紊乱是导致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常见原因
匿名网友
2021-12-19 19:18:08哺乳母猪产后减食或者不食是哺乳母猪产后的常见问题,尤其见于夏天,正常情况下母猪产后最高的采食量可以达到10公斤,而夏季母猪的采食量只有3-4公斤,远远达不到正常采食量。
母猪采食量不足就会导致母猪调用自身脂肪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进而引起母猪的失重过大,影响母猪断奶后的正常发情,而母乳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又会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表现为腹泻症状,所以保证母猪采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如何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
1、防控热应激
根据笔者的经验热应激是导致母猪产后减食的重要原因。防控热应激首先应该尽量降低产房的温度,将产房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母猪体感舒适,有利于保证母猪采食。
还可以通过在母猪的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抗热应激的药物,比如维生素C、小苏打、电解质以及清热解毒类中药,用以缓解母猪热应激。
2、产前减料
母猪产后采食量不足还有一个原因是母猪产前饲喂太多,产后腹内压下降,短时间胃肠道无法适应而引起的产后减食。对此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母猪产前3天开始减少饲喂量,并在产前24小时停止饲喂。
3、湿拌料
湿拌料可有效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有利于提高母猪采食。但是湿拌料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母猪未及时采食完成的饲料要及时清理,防止长时间放置发生变质引起母猪霉菌毒素中毒。
匿名网友
2021-12-19 19:18:08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母猪急性子宫炎症,产褥热,产 后便秘等这些病因所导致的,产后采食量下降,会引起母猪泌乳功能下降,仔猪母源性腹泻,产后子宫炎症若是治疗不及时,会发展成为慢性的子宫炎症,导致母猪发情,发情障碍,严重影响母猪的生殖性能,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益。
关于产后采食量下降,应找对病因,对症治疗。
第一,如果是疾病引起的,不管是子宫还是乳房炎症引起的发热不热,首先应先量母猪的体温,一旦母猪出现发热,立即注射退烧针剂氨基比林和头孢,如果是炎热的夏季母猪出现高热不食应先进行物理降温,用少量温水慢淋猪的头部颈部,等稳定稍微降下来后再注射退烧药物。产后母猪若出现严重的子宫炎症,可以采用药物冲洗子宫,建议使用青霉素冲洗子宫,同时肌注缩宫素帮助排出恶性分泌物。母猪采食后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或林可霉素。
第二,如果是因母猪老龄,或者母猪体弱引起的采食下降,建议直接注射布他磷注射液,布他磷注射液可以帮助调节机体系统,帮助虚弱的母猪快速恢复体能,帮助恢复母猪的采食。
第三,如果是便秘引起的采食下降,建议直接灌肠,采用温肥皂水灌肠,帮助母猪排便后,母猪一般可自行恢复采食。
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有基础性疾病,那就需要平时做好母猪的保健工作,对刚恢复采食的母猪建议采取湿拌料的方式喂猪,同时建议多喂一些青绿饲料。
匿名网友
2021-12-19 19:18:08如果哺乳母猪采食量偏低,会动用机体营养储备供维持泌乳所需,导致营养输出大于营养摄入造成体重损失,尤其是初产母猪损失过量的体量能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能力,包括断奶后发情迟缓受精率低,和胚胎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广大养殖户的利益。
一:如何提高采食量?
1:表明少食多餐能刺激猪的食欲,建议每天少量多次投放饲料。
2:把饲料用水发湿进行喂食,但饲料不宜长时间存放,以免变质。
3: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和足够的饮水,哺乳母猪的饮水量明显影响采食量,一头哺乳母猪每天需要30至40毫升饮用水。
4:减少环境应激,在产房内,高温和食欲降低是相伴而生的两种现象,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一些增加动物机体散热的措施来克服,喷水和滴水(不可直接喷猪身上)可有效增加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和减少哺乳母猪的体重损失,与之相似,增加猪舍内空气流通,如保持最大通风率或使用换气降温设施也非常有效。
5:加强母猪产前管理。
产前管理具体操作?
(1):产前3至7天饲料中添加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壮观霉素,或针对当地季节性,地方性流行病实施产前进化。
(2):产前7至10天,肌肉注射0.1%亚酸钠维生素E10毫升,或长期在母猪饲料或饮水中添加0.2%的碳酸氢钠,夏季可适量加入藿香正气散。
(3):前产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房。
以上是本人的实操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宠来也
2021-12-19 19:18:08给喂开胃的药
匿名网友
2021-12-19 19:18:08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如何应对?
哺乳期的母乳体质虚弱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还要哺乳仔猪,是严重缺少营养导致厌食采食量下降。如果按正常的养母猪的流程、在母猪怀孕期间对母猪的营养和饲料方面都是会提前量的相应管理,给母猪做好保健,哺乳期的母猪会更健康,食欲自然也会好。
如果已经是哺乳期的母猪采食量下降,从我养殖的经验来讲,会给猪吃蔬菜和水果,以及些许的生鸡蛋,快速补充VC以及营养增强体力,让母猪在短时间内恢复体能,然后母猪要吃相应的保育饲料,这样基本就可以恢复采食量,也能使仔猪茁壮的成长。
匿名网友
2021-12-19 19:18:08解决方案如下:
1.合理安排饲喂:(1)产前15天左右,更换为哺乳母猪料,并增加饲料中的含水量,最好饲喂湿拌料。采用高能量、高蛋白、高氨基酸的饲粮,增加适口性或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2)每天保证哺乳母猪的喂料量和充足的饮水。(3)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霉菌毒素处理剂,料槽中不能有剩余料,应及时清理掉。
2.及时助产:正常的分娩间隔为30分钟左右。(1)母猪产道正常的情况下,可采用肌注10~20单位的催产素。(2)胎儿过大或产道狭小及两个胎儿同时排出时,应正确及时人工助产或进行剖腹产。(3)正确及时处理其它分娩的情况。
3.产后处理方案:(1)产后可对母猪肌注抗生素2~3次。(2)肌注催产素,促使子宫体收缩,子宫颈口舒张,有利于残留的内容物排出,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3)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4)在分娩过程中,母猪由于强力作用、肌肉收缩,造成消化功能减弱,当天宜停止饲喂。
4.保证充足的饮水,加强舍内通风,降低舍内温度。一般情况下,哺乳母猪的摄食料、水之比为1∶3,高温时可达到1:4~5。一头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大约为12~40升/天,平均为18升/天。在高温下也有达到30升/天的。所以母猪要得不到充足的饮水,就会严重的影响其采食量,影响机体的散热。
抢首赞1
还呗-额度高至20万,快至3分钟放款。
用还呗,告别信用卡逾期问题。信用卡+身份证直接申请...
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广告
平安车险,2019车险新报价_点击进入
平安车险 千万车主的选择,30秒精准报价!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广告
相关问题
哺乳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怎么办
母猪产后会出现采食量下降,是因为生产过程过度疲劳,造成体力衰竭,引起食欲紊乱。 这样的情况可以注射、 牧 / 佗、的 ~快康,对 产前产后综合症,低温厌食 效果很佳
浏览21 2017-12-19
母猪采食量下降怎么办?求良方!!!!
夏天母猪采食量主要是热应激引起的,热毒伤气,也就是气虚,建议你给补补气,当然你也要让兽医检查一下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如果有,估计就得用药了
浏览235 2016-06-25
如何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
夏季哺乳母猪食欲差,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母猪采食量: (1)控制环境温度 夏季母猪舍的温度必须控制在30℃以下,超过30℃时可采取安装水帘降温系统、增加电风扇的数量或配置遮阴、通风设备等措施,迅速降低环境温度。还可安装滴水到猪后颈的滴水降温设备,使猪感到凉爽。 (2)提高哺乳母猪日粮的营养水平,特别是能量水平和氨基酸水平 提高日粮的粗蛋白水平,尽管也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但粗蛋白过高反过来又会增加母猪的体温,使母猪感觉更热。补充维生素C和小苏打等,对缓解热应激、提高采食量亦有帮助。 (3)选择适宜的饲喂方式 第一种是实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即从分娩3天后,逐渐增加采食量的办法,到7天后实现自由采食;第二种是做到少喂勤添,实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种是实行时段式饲喂,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喂料,充分刺激母猪食欲,增加其采食量;第四种是采用湿拌料饲喂,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不管是哪种饲喂方式,都要注意确保饲料的新鲜、卫生,切忌饲料发霉、变质(酸败)。 (4)供给充足清洁水 夏季哺乳母猪的饮水需求量很大,因此,母猪的饮水应保证敞开供应。如果是水槽式饮水,则应一直装满清水;如果是自动饮水器,则要勤观察检查,保证畅通无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达到一定程度。饮水应清洁,符合卫生标准。饮水不足或不洁,可影响母猪采食量。
浏览75 2019-02-19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有什么要求
母猪哺乳期能量、蛋白、赖氨酸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它的体重、产奶量和所处的环境有关。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很少知道它的体重、产奶量是多少。因此,我们按其食欲来随意喂料。如果哺乳母猪的饲喂真的那么简单,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探寻哺乳期最适宜的饲喂方式?为什么调查数据显示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差异很大,会出现3.63~9.08 kg/d这么大的差距? 母猪的品种、带仔数、哺乳期长短和胎次的不同是引起采食量差异大的原因。然而,这样大的差距更多是与哺乳母猪饲喂策略有关。产房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优劣是引起母猪采食量变异大的主要原因。 1 哺乳母猪关键期:产后第1周 采食量的差异在母猪产后第1周就会凸显出来。有许多农场习惯于在母猪产后5 d或10 d内逐步加料。事实上,与积极采食系统相比,这样的方式已使母猪第1周采食量减少了15%,或者更多。结果导致母猪第1周能量和氨基酸等营养摄入不足,虽然这样并不会减少哺乳量,但会显著增加母猪体重损失。 已有研究表明,如果母猪哺乳期体蛋白损失达到10%~12%,断奶后发情间隔将会延长,下一胎的分娩率和产仔数也会受到影响(见表1)。因此,尽管短期营养摄入不足不影响母猪哺乳量,但会引起生殖激素系统慢性变化,甚至会减少下一胎排卵率和胚胎存活率。 2 调控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母猪哺乳早期限制采食量已被很多人认同,他们认为早期采食量高会引起乳腺堵塞和乳汁减少、仔猪腹泻和母猪便秘等问题,最终导致母猪哺乳中、后期采食量降低。研究表明5%~30%的母猪在哺乳期第2周的2~3 d会出现明显的采食量降低现象,这将会引起断奶发情间隔时间延长,下一胎分娩率和产仔数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哺乳早期使用渐进式增加喂料的母猪比快速增加采食量的母猪断奶窝重低、断奶后发情间隔长。因此,饲养员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快加大母猪哺乳早期采食量,而不是限制其采食量。当然,哺乳期日粮的组成也是很重要的,但对采食量来讲是次要的。其次,猪舍温度、母猪分娩时体况、饲喂系统也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原因。 2.1 猪舍温度 分娩舍温度应保持在18.9~22.2 ℃(66~72 ℉),较高的温度会降低采食量,初产母猪对温度更为敏感。一般来说,在21~27 ℃范围内,分娩舍温度每增加1 ℃,母猪日采食量就会降低0.1 kg。夏季使用滴水降温可以使采食量提高20%~25%,湿料饲喂也可以增加采食量0.91 kg/d。如果条件允许,夏季可选择深夜补加日采食量的20%~25%料量给母猪,以确保母猪在凉爽时摄入足够的日粮。 2.2 母猪分娩时体况 大量研究表明,母猪分娩时背膘厚超过21.1 mm将会降低哺乳期采食量。据报道,母猪分娩时背膘厚超过19.05 mm时,采食量将降低0.13 kg/mm。 2.3 饲喂目标 母猪能量、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产奶量、乳成分、体重和胎次有关。很显然,母猪体重越重,产奶量也越高,能量和营养物质需要就越多。 一、二胎母猪仍在生长,因此它们自身需要蛋白质沉积,但哺乳的需要优于生长的需要。青年母猪会牺牲生长,动用自身体组织中的蛋白和脂肪来满足产奶的需要。但是只要体蛋白组织动用超过10%~12%,哺乳量就会下降。因此母猪哺乳期首要任务是使哺乳量达到最大值,体蛋白组织损失达到最低。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已发现,在体蛋白损失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哺乳期背膘损失7.9 mm的母猪与背膘损失0.05 mm的母猪相比生产性能差异不大(即哺乳期背膘损失7.9 mm与0.05 mm分别相当于脂肪组织损失13.6 kg与0.11 kg)。 3 哺乳母猪饲喂指南 3.1 实际采食量估算 首先,我们需要估算母猪采食量,可从母猪群在1个月或3个月期间饲料耗料量进行估算。如果饲料浪费不大,那估算值就接近于实际采食量。采食量估算如下(用3个月的耗料量来计算):每头母猪3个月内采食量=总耗料量÷3个月哺乳母猪头数。 还需除去产房妊娠母猪的耗料量,其计算如下:以1 250头母猪、16 d哺乳期、3个月饲喂时间为例。估计“占栏周期”天数:7 d/周×(产房栋数÷断奶频率/周)占栏周期=7×(6÷2)=21 d估算妊娠母猪在产房的天数:21 d-16 d(哺乳天数)-1 d(冲栏天数)-1 d(转栏天数)=3 d估算妊娠母猪采食量:2.5 kg/ d× 3 d=7.5 kg 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量: 3个月耗料量 94.8 t3个月断奶窝数 756(63窝/周)耗料量/窝 94.8 t÷756=125 kg 采食量/d (125-7.5)kg÷16 =7.34 kg/d 3.2 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需要量 母猪哺乳期究竟需要采食多少饲粮?日粮成分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哺乳期仔猪平均窝增重是多少。我们估计仔猪初生个体重在1.4~1.5 kg,我们还需要估计仔猪断奶重和断奶仔猪数。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我们仍以1 250头母猪的猪群来进行估算):已知参数:窝断奶头数(10头)、哺乳期(16 d)、初生重(1.4 kg)、断奶重(5.7 kg)、哺乳期仔猪个体增重(4.3 kg)、总窝增重(43.0 kg)、窝增重(2.7 kg/d) ① 每窝能量需要:由28.33 MJ DE/kg窝增重计算得28.33×2.7 =76.49 MJ DE/d这需要14.2 MJ DE/kg日粮5.4 kg。整个农场平均日采食量是7.34 kg,因此不用担心母猪体损失的问题。并且5.4 kg/d的采食量带10头/窝的仔猪,等于每头仔猪提供了0.54 kg的采食量,这与每头仔猪0.45 kg/d的经验值相接近。 ② 母猪能量需要量(MJ DE/d): 460.4KJ DE/kg代谢体重。代谢体重估算公式13+0.2×体重,估算200 kg母猪维持能量需要: (13+0.2×200) ×460.4=53×460.4= 24.4 MJ DE/d如果日粮水平为14.2 MJl DE/kg,母猪每天需要采食1.7 kg日粮用以维持。这与经验值每头母猪1.8 kg/d维持需要相接近。 3.3 母猪哺乳期科学实用的饲喂方案推荐如下: 分娩当天 1.4~2.3 kg哺乳第1、2 d 2.3~3.2 kg哺乳前2 d仔猪交叉寄养后,需设法使母猪在哺乳第8 d逐渐到达:(1.8+0.45×窝带仔数)kg/d的采食量。 以窝带仔数10头为例,哺乳第8天应达到6.3 kg/d的采食量。为避免采食量下降,在哺乳第8~12d需维持这一采食量,之后就可按母猪食欲提高采食量直到断奶。这样的饲喂程序可提高母猪采食量,使母猪保持很好的健康度,缩短断奶后发情间隔天数,提高下一胎产仔数。同时可使仔猪断奶窝重达到最佳,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最低。 3.4 日粮营养水平估算 日粮能量和营养水平,没必要做到14.2 MJ DE/kg以上,每千克仔猪窝增重用26.4 g赖氨酸(Lys)和0.4 kg 粗蛋白就可以表现很好了,每天还需补加2 g Lys 和0.18 kg粗蛋白用于母猪维持需要。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每天蛋白需要量=0.4×2.7 kg(窝增重/d)+0.18=1.26 kg/d;日粮蛋白水平/%=1.26÷7.34=17%;每天Lys需要量=26.4 g×2.7 kg(窝增重/d)+2 g=73.3 g;日粮Lys水平/%=0.0733÷7.34 =1.0%。 4 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意义 估算母猪哺乳期能量和营养需要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去调控母猪的最佳采食量。按照:日采食量(kg/d=1.8+0.45×窝带仔数的经验公式来估算哺乳母猪采食量在现在也显得很有指导意义。日粮配方也很重要,利用现有的数据连同窝增重的估算可以帮助农场管理者改进哺乳日粮。然而母猪采食量的估算是以母猪的平均生产水平,还是以生产成绩靠前的25%母猪生产水平为基础来进行估算值得商榷。 5 做好母猪和小猪的保健,给母猪饲料添加||||诸疫净,小猪肌内注射|||||活力健,这样母猪能更好的恢复,提高免疫力;仔猪能更好的生长,少生病。
浏览80 2017-12-14
母猪该怎么定量喂食
母猪的饲养工作一直是养殖场的重点。母猪的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应该了解母猪生长阶段的需求,然后制定喂母猪喂饲料的措施,确保母猪吃的健康营养,生长的更好。 后备母猪喂饲料。后备母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对母猪的体形发育、生殖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小于6月龄的母猪饲料选择中,大猪料(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膨化料)1:1配备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6月龄至配种前的母猪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空怀料,1:1配备青饲料。此阶段严禁使用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棉籽饼、菜籽饼及霉变饲料。适当限料饲喂,以防止母猪过肥,影响发情、排卵。 母猪断奶空怀期喂饲料。空怀期指正常断奶到配种前这段时期。母猪断奶后一般1星期左右可发情配种,这阶段料的选择和控制不当会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空怀母猪往往在断奶后1-3天出现断奶应激,极易引起乳房炎、高烧等病症。此时,结合断奶母猪的肥瘦控制日喂饲料量相当重要。每日2餐,定量饲喂,绝不能任其自由采食而引起上述病症。料的选择亦不能突然改变,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大猪料或空怀料,断奶后3天内,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或大猪料。适当增加轻泻性的麸皮和多汁嫩绿的青饲料,养猪设备等卫生。 母猪哺乳期喂饲料。哺乳期指母猪分娩至断奶这一阶段。哺乳期饲料的选择和控制是整个生产环节的重中之重。母猪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喂些温的麸皮汤+生化汤丸(3-5丸/次)+红糖盐水,连喂2次,以促进恶露排出和迅速恢复体力。分娩后的第二天,喂给母猪1公斤左右的饲料,以后每日增加0.5公斤饲料,至4-5天恢复其正常的食料量。食欲正常后,让母猪自由采食,以保证仔猪足够吸乳,并能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到仔猪断奶前1个星期,哺乳母猪可以逐渐减料,并将哺乳料逐渐换成空怀料。断奶当天,母猪日喂饲料量维持在2.4-2.6公斤。哺乳期料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哺乳料,适当在料中加入豆油或干脂肪,按1:1配备青饲料供给。 母猪的饲料一定要喂好。这不仅决定着母猪的健康也决定着仔猪的健康,所以以上母猪的生长阶段的饲喂要求一定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