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羊怎样放牧?放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羊怎样放牧?放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9 20:01:32

    羊怎样放牧?放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羊怎样放牧?

    俗话说“放羊容易,放好难”,“同一块草地,同一样的草,不同的放法,放的羊不同膘”,说明放牧的好坏对羊只的增重多少有很大的影响。放羊放得好不好,关键是不是放牧的羊吃饱没有,同时又合理利用草地,这是养羊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科学放牧,根据各种羊所适应的环境、采食、放牧等特性,在不同季节、不同牧地,因时因地制宜,进行有计划的放牧。春季,青草萌发,羊群最喜欢跑青,常常因为采食不足而发生掉膘现象,要控制羊群慢慢走慢慢吃,尽量使羊吃回头草,增加采食量。早春放羊先“躲青”,等草长到10厘米左右时,估计放一天羊能够吃饱,才开始跑青。采用羊群排成“一”字横队基层推进的放牧方法,第一天放过后的草地,第二天不再放牧。


    春季牧草处于萌发阶段,草地上仍然是一片枯萎状况,灌木林发出了嫩枝叶,杜鹃花嫩枝叶是青绿色的,缺乏青草,牛羊容易采食杜鹃花嫩叶而引起中毒死亡,这是春季反刍动物放牧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放牧时必须注意,在杜鹃花开花时,不要在有杜鹃花的灌木草地中放牧,谨防牛羊杜鹃花中毒。

    夏季,牧草茂盛,灌木丛生,草质好,适口性强,要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但是要避开清晨的露水草,以免发生臌胀。在盛夏炎热时期,实行早晚放牧,中午休息,这时期放牧地要选择在高山、坡顶上,每天交换放牧,就是昨天放过的坡,今天先放。夏季放牧要求每天吃三个饱,放 牧时把羊拦住,慢慢走,而且放昨天放的坡,当羊吃大半饱后钾发的新草地中,让羊尽量地吃草和灌木叶,直到羊群吃饱为止。这就是一饱,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后,又继续放牧,吃饱后又休息,这就是两个饱,一天三个饱就是采食三次,休息非常三次,只要这样,羊的增重才快,夏膘才抓得好。


    秋季,秋季牧草开始抽穗开花结籽,草籽的营养价值高,又是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是羊一年中增重最好的季节,放牧要尽量延长时间,早出晚归,使羊多采食草籽,以达到膘肥体壮。这个季节采用在草地放牧与收过庄稼的地里面放牧相结合,上午在草地放牧,下午在收过庄稼的农田中放牧,羊可以采食茬地里丢失的粮食和农作物的茎叶,还可以采食田土坎上结籽的杂草,这样放牧更容易增重。放完茬地后再逐渐由山顶放牧转到山腰放牧,如何再转移到山脚放牧。


    冬季,冬季是枯草季节,草干质量差,草的粗纤维含量增加,营养价值下降。冬季只能是南方地区进行放牧,北方地区绝大部分都是实行圈舍养殖,这个时期的放牧要选择在山谷背风处放牧,或者在半腰阳坡上放牧,要控制羊群的速度,慢慢走慢慢吃草,减少不必要的消耗。除了放牧外必须进行补饲青干草、青贮饲料和精饲料,以满足羊的营养需要,增强羊抵御寒冷和保膘保胎的能力。

    放牧放得好的另一个主要标志是减少羊群的践踏,使草地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在充分被利用的基础上又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提高产草量。最好是将草地划分成几个小片区,在适当控制适宜的羊数实行轮回放牧,让草地能够再生,又可以使羊少走路。

    放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饮水,羊每天需要饮水2—3次,放牧地要有充足的水源,如泉水、井水或者流动的溪水。不能给羊饮死水、被污染的水,尤其必要饮农村常见的“牛滚塘”里面的水,这些都是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水,饮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冬天饮水要适当加温,井水要现提出来现饮,尤其注意不要母羊饮冰冻水。

    饮水要安排在羊吃半饱之后进行,炎热季节羊容易干渴,往往看见水就跑过去急饮,如果不控制,很容易及水呛到肺里,造成异物性肺炎。所以在羊群接近水源时,要先拦住羊一会儿,等羊群喘息平稳后再饮水,如果饮水过猛时,可以人为干扰,如丢石块入水,使羊能够暂时停止饮水,减缓一下饮水的速度,防止呛水的发生。

    2、补食盐,盐中的氯元素和钠元素是羊体内不可缺乏的矿物质,而且食盐能够刺激羊的食欲。通常对价值比较高的种公羊高产羊每天需要喂食盐5—10克。一般羊在春、秋两个季节7—10天喂一次食盐,每次每只羊喂10—15克,小羊减半喂。在夏天每五天喂一次,每次每只羊喂115—20克。冬天每10—15天喂一次,每次每只羊喂10—15克。补盐的方式,可以拌在草料中喂,也可以溶解在饮水中喂,又可以撒在饲槽中或者干净的石板上让羊舔食。


    3、防蛇、防毒草危害,蛇伤羊,防蛇要熟悉蛇的获得规律,在春季,蛇出洞后常常到河边、池塘边饮水,因此,羊饮水时先打鞭,再放羊饮水比较安全。夏天 ,雨过天晴,可以采用打草惊蛇的办法,先用鞭子在草地上打,如何才放羊。

    防毒草,草地上的毒草是非常多,适宜的放牧可以避免羊食草中毒的发生,毒草大多数是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季返青早,多是常绿植物,幼嫩时毒性比较强。通过推迟放牧时间,等毒草长大,毒性小了再放,或者让羊在没有毒草的草地上吃到半饱,再到有毒草的草地放牧,这个时候羊往往只选择好的草吃,可以避免毒草中毒。


    4、放牧时要做到三勤、四稳、五看,三勤就是腿勤、嘴勤、眼勤。四稳就是出牧稳、收牧稳、饮水稳、放牧稳。五看就是看羊、看水、看地形、看天气、看看有没有兽害。


    养羊的朋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更多更实用的养殖技术、饲料制作、种植技术,请关注老周说三农,咱们共同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img
    宠来也
    2021-12-19 20:01:32

    羊怎样放牧?放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起放羊,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基本都不陌生。想想小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放羊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时隔多年,竟然会经常怀念起这种生活。直到现在,自己仍旧是一个地道的营养人,因此对放羊或放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还是颇有心得。

    其实咱们放羊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养殖成本,让自家的羊群吃到较好的牧草,达到膘肥体壮的效果,从而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收入。

    羊放牧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全年放牧;一种是半圈养半放牧。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放牧方式。

    全年放牧:我们大西北河西走廊农村这边,能够全年放牧的羊群基本上只有单胎绵羊,比如滩羊、蒙古羊,像小尾寒羊、湖羊等多胎绵羊品种是不适合全年在山里放牧的。全年放牧的羊必须要找好放牧的草场,还要看当地的气候环境,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放牧,还要防止羊吃到毒草,防止各种野兽对人畜造成威胁。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来调整放牧时间,想办法让羊吃到最好的牧草。注意:全年放牧的羊群一定要给它们饮用干净清洁的水源,在夏季中午最热的时候要找到阴凉处防暑乘凉,平时还要储备一些草料,以供羊群在恶劣天气下饲用。

    半圈养半放牧:我现在养的多胎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就是采用半圈养半放养模式养殖。这种模式适合以农村自家院子改造羊舍的大部分小型散养户。优点非常明显,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把羊群赶出去一边让它们多多运动,一边还可以自由觅食来节省养殖成本。当养殖户有事或者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只管把它们圈在自家羊圈里,利用平时收集回来的农作物秸秆和各种野草,足够维持羊群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注意:由于多胎羊生的小羊羔比较多,一窝能生2~5只,这对于哺乳期的母羊来说就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我们在平时要给妊娠母羊、哺乳母羊、羔羊、瘦弱羊以及配种公羊做好补饲工作,补饲主要指补充精饲料,这点对于养殖户增加收入有实际意义。

    最后总结:以上介绍了羊全年放牧和羊半圈养半放牧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当然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在放牧时还得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社会因素来挑选出最适合的放牧方式。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9 20:01:32

    王杰认为科学放牧要依据不同的时间段,羊是以放牧为主的草食家畜,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强能充分利用野草、树叶作物秸秆等粗饲料,并且繁殖率高,抗病力强,容易饲养。做好四季放牧尤为重要。

    1 春季放牧

    羊群经过较长的食枯草季节膘情差,体质瘦弱,产冬羔母羊处于哺乳期,加之气候不稳定,很容易出现春乏现象,稍有疏忽,就很容易造成大批羊只的死亡。春季天气逐渐转暖是羊群由补饲喂养逐渐转入全放牧的过渡时期枯草逐渐转青,开始发芽,远看一片青绿。近处,羊急于奔青找草,增加了体力消耗更容易加速了瘦弱羊只的死亡。再则,牧草过早啃食,降低其再生能力,破坏植被降低产量,因此在放牧技术上,可采用“一条鞭”的放牧方法。要求控制羊群,挡住强羊,看好弱羊,防止“跑青”。在牧地选择上,应找阳坡或山谷枯草较高的地方放牧,使羊看不见青草,但在草根部分,又有青草,羊只可以青、干草一起采食,这一时期一般分为2周。等阴坡青草长出来,可逐渐转到开阔向阳的牧地放牧,这时的青草已长高了。到晚春,青草鲜嫩,草已长高,可转人抢青,勤换牧地,(2~3天)以促进羊群复在。春季风大,应采用顶风出牧顺风归牧,少走路,多吃草,缩短放牧距离。农谚说:“宁可多磨嘴,不要多磨腿”,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瘦弱的羊只,可单独组群,适当予以照顾,对带仔母羊及待产母羊,留在羊舍附近较好的草场放牧,若遇天气突变,将羊以便迅速赶回羊舍.


    2 夏季放牧

    夏季天气逐渐炎热,水草茂盛,正直开花时节,营养价值较高。羊群经过春季放牧后,其体力逐渐得到恢复,是羊群抓瞟的大好时期,但夏季气温高,多雨,湿度较大,蚊蝇较多,对羊群抓膘很不利。因此在放牧技术上要求早出牧,晚收牧,中午天热要休息和饮水。南方天气炎热,可采取一天两次放牧法(即早晚两次放牧),中午在羊舍休息,效果也很好,选在高燥凉爽,通风报信的草地放牧,可防中暑。群众的经验是“春放阳坡秋放沟,夏季最好放山头”,充分延长有效放牧时间,每天放牧不得少于12h。夏季绵羊、山羊需水量增多,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注意补充食盐和其他矿物质。不可因为天气炎热、潮湿,蚊蝇骚扰,对羊群抓好瞟而受到影响。夏季应采用“满天星”的放牧方法,尽量使羊群散开,防止“扎窝子”中暑.

    3 秋季放牧

    秋季牧草结籽,营养丰富,秋高气爽,气候适宜。即在抓好夏膘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秋膘,俗语说:“夏抓肉瞟,秋抓油瞟,有肉有油,冬春不愁。”秋季抓膘,要早出晚归,尽量延长放牧时间,中午可以不休息,做好羊群多采食,少走路,但在有早霜或初雪之日,不宜出牧太早,以避免怀孕母羊吃了霜冻草后而引起流产。对人工草场割草后或农作物收获后,可进行抢茬放牧。羊群能充分利用茬地遗留的茎叶或籽实以及田间杂草,同时,羊粪肥又能增加土壤的肥力。秋季还是绵羊,山东羊配种季节,要做到抓瞟,配种两不误。

    4冬季放牧

    主要任务是保膘保胎,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安全生产,冬季气候严寒,牧草枯萎,稀少,又常被积雪覆盖。因此,放牧时要控制羊群,慢赶慢游,坚持顶风出,顺风归,使羊对寒冷逐渐适应,在极冷的天气,也要坚持在附近放牧,既可保持活动量,又可采食一部分牧草。冬季要晚点入暖圈,可防脱毛。当然,应适当延长羊群在秋季草场放牧的时间,推迟羊群进入冬季草场的时问。冬季草场的利用原则是先远后近,先阴坡后阳坡,先高后低,先沟壑地后平地,出牧时间不宜过早,收牧时间也不宜太晚,注意天气变化,防避风雪袭击,做好妊娠母羊的保胎工作。不跳沟,不惊吓,不急赶,出入圈门不拥挤,防止孕羊流产,在羊舍附近要划出牧场,以备大风雪天或产羔期利用。

  • img
    宠来也
    2021-12-19 20:01:32

    羊群放牧时,常见的羊群队形有满天星、一条鞭和背着放、抱着放、拐着放等。生产中可根据地形和放牧时间灵活运用,随时变化。不管采取哪种放牧方式,放牧者都必须做到“三勤”(腿勤、眼勤、嘴勤)、“四稳”(出牧稳、放牧稳、收牧稳、饮水稳)、“四看”(看地形、看草场、看水流、看天气),保证羊只一日三饱。

    1、满天星:放牧羊只大部分时间都呈这种队形。是在宽敞的牧地上,让羊群形成均匀地分散、自由地采食队形。在这种队形中,羊与羊之间的距离大,空气流通。在天热或羊吃到半饱而不乱跑时,多采用这种队形放牧。在阴雨天羊被淋湿后,使用这种队形放牧,羊毛干得快,羊不易生病。

    2、一条鞭:是利用羊只都愿意吃头排草的特点,把羊排在一条横线上,让羊群形成齐头并进吃草的队形。每只羊都能吃到好草,而且食欲高吃草快。在牧草茂盛的地方和在早晚天气凉爽和时候,多采用这种队形。

    3、背着放:是指放牧者在羊群前边领着放或压住羊不让羊乱跑,在山区或小块牧地上放牧多采用这种队形。

    4、拐着放:是指放牧者在羊行走的侧面来回跑动赶羊走,可以前后照顾管住羊,不允许羊乱跑,在狭窄的道路或田间地边放牧时多采用这种队形。

    5、抱着放:是指放牧者在羊群后边赶着羊群向前走。晚间收牧或在热天放牧,羊不爱走路时多采用这种队形。其优点是可照看到每一只羊,防止丢失。

    春季羊放牧要注意什么?

    1、不过早春牧。

    羊过早春牧,不仅容易“跑青”,破坏草场,使草原退化,更重要的是,早春季节,返青草发芽长大长高,靠的是老草自身储备的营养,可供返青草18天的营养需要,19天以后的新草才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才能满足返青草的营养需要,使青草长高长好,才能保护草,提高草的再生能力和产草量。如过早放牧,就破坏了草的营养需要,生长发育就要受阻,就要降低草的生长能力和其产草量,就加快了草原的退化,是不可行的。

    2、不自由放牧。

    放牧羊是一种节粮、增加经济效益和降低养畜成本的好方法。但不能自由放牧,不能把牛羊赶进草场了事。其危害大,

    一是不能充分发挥草的高效益,浪费草;

    二是天天到这块草场放牧,增加了寄生虫的感染机会;

    三是践踏草地严重,草原退化快。

    应把村里划分给自己使用的草山草地,再划成若干个放牧小区,实行划区轮牧的先进放牧法,把畜群固定,轮回放牧。这样能充分利用草地,提高草地单位面积载畜量,减少牧草践踏,草长得好,产草量高,能有效提高羊产奶、产肉、产毛、产仔和使役等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并可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机会。所以,不能自由放牧羊。

    3、不“跑青”放牧。

    早春放牧羊,气候凉,地温低,青草萌发慢,看似青草遍地,却低矮幼嫩细小,正是远看有草近却无,是一年中青黄不接的最困难时节。草场干草已所剩无几,老草吃不饱,新草尚未长起来,羊啃不着,不安心吃草,欲发心急地抬头远看,四处奔跑,想找好草、长草吃,找不到还不死心地往前跑,这是一种“贪青”“跑青”的现象。由于这种心理的支配,拼命奔跑,既吃不饱,又消耗大量体力,最易使羊疲乏,以至拖垮拖死;既踏塌平了草地,又拖累了羊。因此,不可“跑青”放牧,应延长舍饲期,推迟放牧时间,待草长高再放不迟,也可先到后山坡放牧干草,待山南坡草长高后再去放牧,也就不会“跑青”了。

    4、不过多采食苜蓿草。

    现在农区养殖户种植苜蓿草养畜的愈来愈多,苜蓿草的营养价值高,但不宜过多放牧。

    一是苜蓿草中含有皂角素,羊采食过多,容易发生急性胀肚(即瘤胃鼓气或称气胀),救治不及时易造成急性死亡;

    二是鲜苜蓿草中含有光敏物质叶红质素,羊吃了易吸收,白色牛羊的皮肤见光会很快引起皮肤发炎,奇痒烦躁,还能降低肝的解毒功能,使中枢神经紊乱等,故不宜过多放牧鲜苜蓿草,以免带来严重后果,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