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引起母兔流产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预防流产?
引起母兔流产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即机械性流产、营养性流产和疾病性流产。
机械性流产:主要是由于不正确的捕捉和摸胎,母兔就是紧张而挣扎,突然巨大的声音,采毛或者从高笼上跌下等因素引起。
营养性流产:主要是由于饲料营养价值比较低,突然变换饲料以及饲喂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和冰冻的水所引起。
疾病性流产:主要是感染李氏秆菌、沙门氏秆菌等病原微生物而引起。
一般母兔在怀孕15—25天容易发生流产。为了防止流产,不要无故捕捉母兔或者摸胎。避免母兔被笼低板夹伤或者跌伤,保持兔舍及环境的安静,严禁大吵大闹、开动机器或者鸣锣、燃放烟花爆竹,怀孕期不要采毛,不要喂发霉变质或者冰冻的饲料和饮水。喂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冬季饮水要喂温水。兔舍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李氏秆菌、沙门氏秆菌等疾病。在母兔怀孕期间如果必须捕捉检查或者注射药物等,要用两只手操作,一手抓颈部,一手托臀部,并且保持兔体不挣扎,离地也不要太高,轻抓轻放。摸胎时一定要加倍小心,方法一定要正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引起母兔流产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预防流产?让我来说一说。
肉兔流产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 是兔场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之一, 给养兔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一般情况下, 肉兔的流产率可达3%以上, 存在隐患时, 流产率急剧上升。严重时, 流产率达100%。母兔流产的原因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 流产原因
1.1 疾病因素
(1) 普通病。
中暑、高热时易发生流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如宫颈过短、宫颈松驰、子宫内膜炎) , 患恶性阴道炎、子宫炎等生殖器官疾病时, 不容易交配受精, 即使受精也常因胚胎中途死亡而致流产。
(2) 中毒性疾病。
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 如菜籽饼、霉玉米;有黑穗病、锈病的饲料;苦、辣的饲料;酸度过高的饲料;含农药的饲料, 腐败的动物饲料, 如鱼粉、蚕、蛹糟等, 均能引起中毒, 直接刺激子宫, 或造成消化紊乱, 胎儿发育中断, 引起死胎和流产。
(3) 传染病。
妊娠母兔患流感、兔瘟、痘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细小病毒、大肠杆菌病等可造成母兔流产、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
(4) 寄生虫病。
梅毒及消耗性病寄生虫病, 均可导致流产。
(5) 治疗不当。
投大量的泻剂、利尿剂、子宫收缩剂或一些烈性药, 甚至注射疫苗的应激反应也会引起流产。
1.2 营养不良
主要是饲料搭配不当、过于单一、营养价值不全或营养不足, 影响胎儿发育, 降低母兔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引起死胎、流产。
(1) 蛋白质缺乏。
不能满足胎儿生长需要, 胎儿发育受阻, 甚至中断, 造成死胎。
(2) 维生素A缺乏。
失去促进上皮组织再生作用, 往往导致子宫黏膜和绒毛膜上皮细胞角化、脱落, 造成死胎。严重缺乏时, 胚胎发育前期即死亡、吸收, 俗称“化崽”。后期缺乏则易早产。
(3) 维生素E缺乏。
妊娠后期缺乏维生素E, 容易发生早产或流产。
(4) 钙、磷或硒、锌、铜、铁缺乏。
形成胎儿营养补给不足, 产弱胎、畸形胎。
(5) 妊娠期饲料骤变。
影响胎儿营养吸收, 也易引起死胎和流产。
1.3 遗传性流产因素
近亲繁殖容易使后代体质下降, 导致品种退化, 严重时可终止妊娠, 有时会产出死胎、畸形胎。
1.4 环境因素
急剧降温, 兔舍保温不良;低温时饮凉水、吃冰冻饲料;夏天, 用凉水冲妊娠母兔或妊娠母兔暴饮凉水;持续高温天气, 兔舍防暑降温条件差;舍内氨气浓度超标等, 都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 引起流产。
1.5 机械性伤害
(1) 摸胎粗鲁。
妊娠检查不熟练, 不能正确辨别胚胎和粪球, 长时间揉捏胚胎, 胚胎受损, 甚至会捏死胚胎。
(2) 过度惊吓。
散养的怀孕母兔过度惊吓时, 会四处奔逃, 拼命向墙角、阴暗处躲藏, 若腹部受到撞击, 容易损伤胚胎, 轻者流产, 重者产出死胎。过强的噪声也会引起流产。有的初产母兔高度神经质、母性差, 也会造成流产。粗暴打兔、冷鞭打免、打飞针等都可引起流产。音响刺激、狗、猫等动物突然窜入、陌生人强行扑捉等, 都可引起母兔精神高度紧张, 腹肌强直收缩, 腹压增大造成流产。
(3) 捉兔、保定方法不当。
随意捕捉怀孕母兔, 抓提不当, 也容易引起流产。
(4) 孕后再配。
混养时, 孕后长时间被追逐、交配, 会导致流产。
(5) 打架撕咬。
群体过大时, 出现打架、撕咬、碰撞、跳跃等现象, 伤及腹部, 会引起流产。
(6) 年龄过大。
老年公兔、母兔交配, 会影响仔兔的体质, 降低仔兔抗病力, 也容易造成胚胎死亡或早期流产。
(7) 孕兔外伤。
木笼毛刺外露, 饲槽边缘不整, 木板钉头突出, 笼板网格过大, 笼边铁丝翘起, 均可造成皮肤外伤、脚部骨折、细菌感染等, 受害严重时会引起流产。
此外, 产箱过高, 洞门太小或笼台狭小使腹部受挤压等均可造成流产。
1.6 习惯性流产
有流产史的母兔, 流产的机率更大, 特别是受到冷、凉刺激、腹泻、便秘等, 连续造成流产后, 可能成为周期性或习惯性的流产。
2 防治措施
(1) 加强母兔的管理。
精心设计兔舍、兔笼、产箱, 及时检修饮水器、水管。
(2) 喂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
特别要多喂优质青饲料, 但不要喂露水草。防止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被泥浆、粪尿污染的饲草要洗净晾干后饲喂;贮藏过久的干草、草粉, 经曝晒、除净杂物及霉变;饼粕要用开水浸泡松软, 生黄豆要熟化后饲喂。最好配制各阶段的全价日粮。
(3) 搞好笼舍卫生, 做好疫病防治。
对兔笼舍每天都要打扫, 清除粪尿污物, 并定期进行消毒;经常洗刷、消毒饲喂用具, 冬季勤换垫草, 保持笼舍卫生。其次, 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做好兔病的预防工作。在治疗孕母兔疾病时, 要优选药物, 严禁使用缩宫和孕激素拮抗类药物。
(4) 严格选种选配。
防止早配和近亲交配;采取定期引进或调换公兔的办法, 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5) 选择品质优良的种母兔。
优良种兔不仅受胎率高, 抗病力强, 而且保胎好、产仔多、母性强。品质不好的母兔坚决淘汰。
(6) 减少应激。
怀孕15 d后要尽量减少扑捉、打针、疫苗注射等;不随便捕捉怀孕母兔;严禁在怀孕母兔产箱附近大声吵闹;特别要防止突然意外的声响;严防狗、猫等袭击母兔。
(7) 保胎。
有流产预兆的母兔, 肌肉注射黄体酮15 mg。习惯性流产的母兔应及时淘汰。
(8) 避免在孕期采毛、免疫、更换笼位等。
尽量减少捉兔次数, 实行单笼饲养;冬季要经常检查兔舍门窗, 堵塞漏洞, 防止贼风侵袭。
(9) 流产母兔的护理。
流产后的母兔, 应保持安静休息, 喂营养充足, 易消化的饲料, 并加3%食盐;及时应用磺胺、抗生素类药物, 局部清洗消毒, 控制炎症, 以防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兔舍安静, 找出流产与死胎的原因并加以排除。
引起妊娠母兔死胎流产的原因虽然很多, 查明流产原因, 有针对地采取措施, 可大幅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只要按标准饲养, 就能从根本上防止流产。
2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20 00:01:47引起母兔流产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预防流产?
引起母兔流产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即机械性流产、营养性流产和疾病性流产。
机械性流产:主要是由于不正确的捕捉和摸胎,母兔就是紧张而挣扎,突然巨大的声音,采毛或者从高笼上跌下等因素引起。
营养性流产:主要是由于饲料营养价值比较低,突然变换饲料以及饲喂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和冰冻的水所引起。
疾病性流产:主要是感染李氏秆菌、沙门氏秆菌等病原微生物而引起。
一般母兔在怀孕15—25天容易发生流产。为了防止流产,不要无故捕捉母兔或者摸胎。避免母兔被笼低板夹伤或者跌伤,保持兔舍及环境的安静,严禁大吵大闹、开动机器或者鸣锣、燃放烟花爆竹,怀孕期不要采毛,不要喂发霉变质或者冰冻的饲料和饮水。喂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冬季饮水要喂温水。兔舍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李氏秆菌、沙门氏秆菌等疾病。在母兔怀孕期间如果必须捕捉检查或者注射药物等,要用两只手操作,一手抓颈部,一手托臀部,并且保持兔体不挣扎,离地也不要太高,轻抓轻放。摸胎时一定要加倍小心,方法一定要正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匿名网友
2021-12-20 00:01:47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引起母兔流产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预防流产?让我来说一说。
肉兔流产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 是兔场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之一, 给养兔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一般情况下, 肉兔的流产率可达3%以上, 存在隐患时, 流产率急剧上升。严重时, 流产率达100%。母兔流产的原因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 流产原因
1.1 疾病因素
(1) 普通病。
中暑、高热时易发生流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如宫颈过短、宫颈松驰、子宫内膜炎) , 患恶性阴道炎、子宫炎等生殖器官疾病时, 不容易交配受精, 即使受精也常因胚胎中途死亡而致流产。
(2) 中毒性疾病。
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 如菜籽饼、霉玉米;有黑穗病、锈病的饲料;苦、辣的饲料;酸度过高的饲料;含农药的饲料, 腐败的动物饲料, 如鱼粉、蚕、蛹糟等, 均能引起中毒, 直接刺激子宫, 或造成消化紊乱, 胎儿发育中断, 引起死胎和流产。
(3) 传染病。
妊娠母兔患流感、兔瘟、痘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细小病毒、大肠杆菌病等可造成母兔流产、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
(4) 寄生虫病。
梅毒及消耗性病寄生虫病, 均可导致流产。
(5) 治疗不当。
投大量的泻剂、利尿剂、子宫收缩剂或一些烈性药, 甚至注射疫苗的应激反应也会引起流产。
1.2 营养不良
主要是饲料搭配不当、过于单一、营养价值不全或营养不足, 影响胎儿发育, 降低母兔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引起死胎、流产。
(1) 蛋白质缺乏。
不能满足胎儿生长需要, 胎儿发育受阻, 甚至中断, 造成死胎。
(2) 维生素A缺乏。
失去促进上皮组织再生作用, 往往导致子宫黏膜和绒毛膜上皮细胞角化、脱落, 造成死胎。严重缺乏时, 胚胎发育前期即死亡、吸收, 俗称“化崽”。后期缺乏则易早产。
(3) 维生素E缺乏。
妊娠后期缺乏维生素E, 容易发生早产或流产。
(4) 钙、磷或硒、锌、铜、铁缺乏。
形成胎儿营养补给不足, 产弱胎、畸形胎。
(5) 妊娠期饲料骤变。
影响胎儿营养吸收, 也易引起死胎和流产。
1.3 遗传性流产因素
近亲繁殖容易使后代体质下降, 导致品种退化, 严重时可终止妊娠, 有时会产出死胎、畸形胎。
1.4 环境因素
急剧降温, 兔舍保温不良;低温时饮凉水、吃冰冻饲料;夏天, 用凉水冲妊娠母兔或妊娠母兔暴饮凉水;持续高温天气, 兔舍防暑降温条件差;舍内氨气浓度超标等, 都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 引起流产。
1.5 机械性伤害
(1) 摸胎粗鲁。
妊娠检查不熟练, 不能正确辨别胚胎和粪球, 长时间揉捏胚胎, 胚胎受损, 甚至会捏死胚胎。
(2) 过度惊吓。
散养的怀孕母兔过度惊吓时, 会四处奔逃, 拼命向墙角、阴暗处躲藏, 若腹部受到撞击, 容易损伤胚胎, 轻者流产, 重者产出死胎。过强的噪声也会引起流产。有的初产母兔高度神经质、母性差, 也会造成流产。粗暴打兔、冷鞭打免、打飞针等都可引起流产。音响刺激、狗、猫等动物突然窜入、陌生人强行扑捉等, 都可引起母兔精神高度紧张, 腹肌强直收缩, 腹压增大造成流产。
(3) 捉兔、保定方法不当。
随意捕捉怀孕母兔, 抓提不当, 也容易引起流产。
(4) 孕后再配。
混养时, 孕后长时间被追逐、交配, 会导致流产。
(5) 打架撕咬。
群体过大时, 出现打架、撕咬、碰撞、跳跃等现象, 伤及腹部, 会引起流产。
(6) 年龄过大。
老年公兔、母兔交配, 会影响仔兔的体质, 降低仔兔抗病力, 也容易造成胚胎死亡或早期流产。
(7) 孕兔外伤。
木笼毛刺外露, 饲槽边缘不整, 木板钉头突出, 笼板网格过大, 笼边铁丝翘起, 均可造成皮肤外伤、脚部骨折、细菌感染等, 受害严重时会引起流产。
此外, 产箱过高, 洞门太小或笼台狭小使腹部受挤压等均可造成流产。
1.6 习惯性流产
有流产史的母兔, 流产的机率更大, 特别是受到冷、凉刺激、腹泻、便秘等, 连续造成流产后, 可能成为周期性或习惯性的流产。
2 防治措施
(1) 加强母兔的管理。
精心设计兔舍、兔笼、产箱, 及时检修饮水器、水管。
(2) 喂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
特别要多喂优质青饲料, 但不要喂露水草。防止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被泥浆、粪尿污染的饲草要洗净晾干后饲喂;贮藏过久的干草、草粉, 经曝晒、除净杂物及霉变;饼粕要用开水浸泡松软, 生黄豆要熟化后饲喂。最好配制各阶段的全价日粮。
(3) 搞好笼舍卫生, 做好疫病防治。
对兔笼舍每天都要打扫, 清除粪尿污物, 并定期进行消毒;经常洗刷、消毒饲喂用具, 冬季勤换垫草, 保持笼舍卫生。其次, 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做好兔病的预防工作。在治疗孕母兔疾病时, 要优选药物, 严禁使用缩宫和孕激素拮抗类药物。
(4) 严格选种选配。
防止早配和近亲交配;采取定期引进或调换公兔的办法, 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5) 选择品质优良的种母兔。
优良种兔不仅受胎率高, 抗病力强, 而且保胎好、产仔多、母性强。品质不好的母兔坚决淘汰。
(6) 减少应激。
怀孕15 d后要尽量减少扑捉、打针、疫苗注射等;不随便捕捉怀孕母兔;严禁在怀孕母兔产箱附近大声吵闹;特别要防止突然意外的声响;严防狗、猫等袭击母兔。
(7) 保胎。
有流产预兆的母兔, 肌肉注射黄体酮15 mg。习惯性流产的母兔应及时淘汰。
(8) 避免在孕期采毛、免疫、更换笼位等。
尽量减少捉兔次数, 实行单笼饲养;冬季要经常检查兔舍门窗, 堵塞漏洞, 防止贼风侵袭。
(9) 流产母兔的护理。
流产后的母兔, 应保持安静休息, 喂营养充足, 易消化的饲料, 并加3%食盐;及时应用磺胺、抗生素类药物, 局部清洗消毒, 控制炎症, 以防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兔舍安静, 找出流产与死胎的原因并加以排除。
引起妊娠母兔死胎流产的原因虽然很多, 查明流产原因, 有针对地采取措施, 可大幅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只要按标准饲养, 就能从根本上防止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