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中国移动发布国内首款eSIM芯片,SIM卡会被取代吗?
SIM卡被取代是早晚的事,因为未来物联网设备对于SIM卡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耐高温、防腐、小型化等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在设备内部集成一个“SIM卡”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不过eSIM实际上还是一张卡,只不过通过一些方法将卡数据(ICCID、ISMI、Aka密钥)虚拟化并存储在一张芯片中,这就是移动推出的芯片的本质,在行业内将这张芯片称为eUICC(像小米漫游ucloud天际通是利用手机app软件虚拟出来一个eUICC)。
eSIM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号”(手机号)和“卡”(SIM卡)分离,“号”可以通过空中入网的形式(短信或IP)将数据下载到eUICC中,省去了卡商写卡或者在营业厅等待写卡的过程,有利于运营商实现全程线上服务。其次是运营商省去了对SIM卡的管理,能够省下一定的OPEX成本。
对于用户而言,完成开机注册即可使用,还有一号多端业务,丰富了使用场景(不过eUICC的钱是跑不了了)。对于物联网设备来说,批量激活、更准确的机卡匹配都是能够提升运营效率的。
其实说到这就已经可以结束了,不过我想对大家关心的eSIM卡可以“任意换运营商”还有“一卡多运营商”做一下说明:
1.eSIM卡是将卡数据虚拟化,可实际上它还是一张卡,和实体卡没区别,不用了一样要销号。
2.eUICC可以下载多张eSIM卡,也就是众多媒体理解的“一卡多运营商”和“随意更换运营商”,但是从目前技术来讲(受制于基带和eUICC的限制),多张eSIM卡只能激活一张,其他的eSIM卡处于未激活状态。
3.eUICC想要下载eSIM卡,也是需要保证安全性的,所以出现了证书。当运营商A想要将自己的号安装到受运营商B控制的eUICC中时,要么使用运营商B证书,要么切换证书。所以“任意切换运营商”也是有门槛的。
以上内容代表小编观点,仅供参考。
答案是一定的,肯定会被取代,就算没有eSIM卡也会有别的卡来取代他
现在科技发展对手机的要求,是一个SIM是完全满足不了的。而且在以后的要求会更高,比如说薄厚,质量等问题都是很大的考验。而随着科技的进展,运营商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一个SIM卡用几十年的情况存在,所以,取代肯定会发生。
但是eSIM说白了还是一张卡,与SIM不同的是,SIM是存在于手机之外,手动插入,到营业厅进行写卡才能使用。eSIM卡不需要这一步,而是本身就存在于手机上。卡与手机号分开使用,不是一个卡代表一个号,而是一个卡作为基体,通过空中入网的方式进行手机号的写入和使用。
eSIM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独立的载体,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流程才能使用。也可以进行自主激活,不需要在跑到营业厅或者手机卡商进行手机卡的写入与激活使用。最重要的是他可以灵活的切换运营商,也就是说没有运营商的限制,想用哪个用哪个。
而这些优势都是现在SIM卡没有的,相比较来看SIM卡显得有些呆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增高,科技技术的逐步完善,SIM卡被取代也是理所应当。
中国移动子公司中移物联发布了国内首款eSIM-C417M系列芯片,包括C417M-S和C417M-D两款,均支持中国移动及全球运营商的主流LTE频段、支持蓝牙、Wi-Fi、FM和GNSS多模卫星定位等功能,这是中国移动自主品牌,可提供“芯片+eSIM+连接服务”。eSIM+连接服务意味着未来手机用户将逐步脱离实体SIM卡。eSIM的最大优势在于——具备终端预装、独立载体、自主激活、灵活切换运营商等能力,而传统的SIM卡对这些能力都不支持。
eSIM和现在用的手机SIM卡通讯功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手机SIM卡是一张实体的卡片,使用时插入到终端的卡槽中;而eSIM是一种电子化的SIM卡,通过网络下载安装到终端里,而任何需要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都可以使用eSIM。主要特性是支持空中写卡,在最大程度降低终端体积的同时,可避免部署场景环境恶略或震动等造成SIM卡接触不良、无法通信的情况,进一步提升芯片的稳定性。
eSIM技术其实早已成熟,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随时变更服务提供商,实现一号多终端,简化账号管理。未来eSIM取代实体SIM卡是趋势,但目前移动推出的eSIM芯片主要是面向物联网市场,在车联网、智能穿戴、工业设备监控等领域发挥作用。当前国内通信市场已进行进入饱和期,很难再有上规模的新增市场,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的发展只能去开辟新的战场,去实现新的连接,至于通讯方面后续如何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网络世界。
5月25日,中国移动首款4G+eSIM卡芯片在广州发布;
正式发布了eSIM卡芯片,包括C417M-S和C417M-D两款产品。
那么,eSIM卡芯片会取代SIM卡么?
长期来看,eSIM卡取代SIM卡是发展的趋势;
但是,就如果4GSIM卡取代2GSIM卡一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我们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eSIM卡。
传统的SIM卡是一个可以拔插的芯片,通过手机的SIM卡卡槽进行安装;
而eSIM卡是直接镶嵌在主板芯片上的,不在通过卡槽进行拔插;
体积对比SIM卡更小,有利于手机一体成型制作;
运营商号码信息通过烧录写入eSIM卡芯片,可以更加灵活的更改运营商及号码。
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可以灵活的更换运营商和号卡;
对于运营商来说,会改变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将号卡和运营商可以随时更换;
对于eSIM卡厂商来说,抓住了就是机遇;
对于物联网来说,依托eSIM卡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应用。
不管怎样,该来的始终会来;
大家对eSIM卡的前景和发展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会被eSIM卡所取代
如果是四十左右年龄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大哥大和小灵通之前是可以“烧号”,就是将用户号码认证信息写入到手机芯片中。小灵通曾经还可以双模式,可以插卡也可以烧号。但是,当时技术还比较麻烦和繁琐,用户感知也不方便,加之烧号技术容易被别人掌握,当时同号不同手机的现象甚至很普遍。
当时是苹果力推的eSIM虚拟卡技术,用户可以通过OTA的方式对eSIM进行远程配置,以此来实现运营商认证信息的下载、安装、激活、去激活及删除。也就是说,只要网络制式支持,用户将可以自由的切换运营商,不受任何限制,这将让一直由运营商牢牢把握的主导权被用户抢走,对于运营商而言,这显然是它们不想看到的,他们会尽力去守住他们这块蛋糕。
但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联通甚是积极地开展苹果手表和ucloud手表的eSIM卡业务,叫“一机双号”。
运营商需要在饱和的大众市场中,寻找新的商机,不断地巩固用户规模,甚至产生更多的新增用户。
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都逐步小型化,微型化,对于芯片所占据的位置和体积都要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考虑功耗和号卡使用环境,也要求采用更加便捷的号码认证方式,减少人工。
5G时代的到来,各类应用场景都需要号卡资源用来进行网络连接和认证,这种需求量更大,更多是万物在使用,eSIM卡无疑是最佳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发布的国内首款的eSIM芯片,那么传统的SIM卡会被取代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传统的SIM卡被eSIM卡取代是早晚的事情,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未来的物联网设备提出更加高的要求了,而且手机的发展也是会要求芯片的制作出现革命性的变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eSIM卡,就是可以将卡的数据进行虚拟化的,本质上来说其实还是一种手机卡,和我们传统的实体的SIM卡的区别不是很大,如果你不再使用了,还会把手机号进行销号处理的,而且当我们看到这个e的时候,这是代表着电子的含义,就是说这是一款电子SIM卡,但是如果用更加专业的话来说,就是指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把手机卡是直接嵌入到电路板上。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eSIM卡是可以编程的,能够支持OTA的功能对其进行SIM卡的远程的配置功能的,也就是说运营配置文件的下载,安装,激活这样的功能都是可以实现的,大大提升手机卡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的,即便是对于用户来说,只要是完成开机的注册,就可以非常方面的开展很多的业务办理的。
最后虽然对于eSIM卡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普及,但是我相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eSIM的,而且德国的某家电信机构也是非常大胆的预测,将来eSIM卡将会全面的取代传统的SIM的,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真正来看,eSIM这种做法犹如阴谋,将用户与手机捆绑更紧密了,最好的做法是,将网络芯片集中到卡里,比如TDD和FDD以及CDMA、WCDMA网络技术等都做到SIM卡里,让手机和网络式制分开,这样,手机才是真正的手机,也不需要交专利费,而电信运营商对自己选择的网络模式选择更自由,电信设备商对自己的5G、6G等网络技术的研发、运用也自由些,ucloud的5G标准不会白白费了,用户也很自由,一个手机什么网都可以,换卡就行了,到时候网络升级,换卡不换号不换手机一样行得通,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发挥物用性。从科学发展来看,自由才是发展土壤,什么统一式制其实并不一定是科技真理,而是挣钱的体制而已,如同达沃斯限制碳排放来控制经济发展一样,对通讯而言,手机和网络类型合一永远都是最大的制约和浪费。
ESIM取代现在主流的物理卡片SIM卡,一定是未来的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海量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将会出现,未来的移动通信终端将远远不只有手机,更多的将会是智能手表及各种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
很多终端设备体积可能极小,根本不可能还可以插得下一张目前这样的SIM卡。而且很多物联网设备,特别是一些特殊传感器不但体积极小,还可能需要全密封甚至要经得起强震动,或是一定的高低温环境变化。
即便是手机,人们的要求也是更轻、更薄,甚至是可折叠、更高的密封性能等,现有的SIM卡将越来越不适合未来所需。
其实本质上ESIM其实就是芯片内部的一小块存储空间,ESIM在技术上早就已经非常成熟。只是因为之前运营商出于一些市场利益等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意推广使用而已。
ESIM不占用一个单独的卡槽,因而也省去了一个物理接口,不但节省了内部空间,也增加了终端设备的密封性,更是非常适合集成于一个一体化的全功能芯片中。
ESIM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部署、配置的高灵活性,特别是可以全线上操作(空中写卡等),从而可以去除人工方式的SIM卡的所有运营操作,可以大大提高ESIM发行和管理的自助操作,有效减少运营商的成本。
从运营上看,ESIM很类似于曾经流行的银行卡(物理卡片),在这几年已几乎被支付宝、微信支付、手机银行等彻底替代。不但现在很少再看到有人拿着银行卡刷卡消费,甚至大大减少了银行营业网点的成本。在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的同时,人们的金融操作和个人理财、收付业务效率和效果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中国移动发布的这个ESIM芯片其实还是个物理芯片,还是需要集成在手机板卡上的,这可能主要是考虑到运营商的一些特殊功能承载,适合用于运营商定制手机、定制版智能手表及一些物联网终端设备上。
这样的芯片并不太适合于全网通手机上,ESIM以后更多的趋势还是应该使用手机的通用芯片空间去实现。相信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到来,以及人们对于智能手机、手表的更高要求,ESIM时代很快就会到来,SIM卡终将会推出市场。
以上观点对您有参考价值,请点个赞支持下,谢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或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资讯。
你可以从同类型的其它事物上面去参考,比如现在智能手机耳机孔渐渐地消失了,而且无线充电也慢慢流行,说明一个问题,硬件设备在逐步被一些新技术取代,如有线耳机被蓝牙耳机慢慢取代,有线充电也慢慢被无线充电取代,反过来再思考SIM卡,未来虚拟技术会越来越成熟,e-SIM卡必将取代SIM卡,因为智能设备是向着越来越简化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在追求一体化和整体性,所以SIM卡的存在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它的整体性,所以综上所述eSIM芯片会取代SIM卡。
肯定会的。大势所趋,一开始肯定很慢,三大运营商谁都想有自己的芯片。没有的就寻求合作,然后就是用我的芯片就给我钱,用我的芯片就必须用我的卡,想用我的卡就得用我的芯片。想用谁的用谁的统一标准还有待时日。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20 01:02:10SIM卡被取代是早晚的事,因为未来物联网设备对于SIM卡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耐高温、防腐、小型化等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在设备内部集成一个“SIM卡”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不过eSIM实际上还是一张卡,只不过通过一些方法将卡数据(ICCID、ISMI、Aka密钥)虚拟化并存储在一张芯片中,这就是移动推出的芯片的本质,在行业内将这张芯片称为eUICC(像小米漫游ucloud天际通是利用手机app软件虚拟出来一个eUICC)。
eSIM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号”(手机号)和“卡”(SIM卡)分离,“号”可以通过空中入网的形式(短信或IP)将数据下载到eUICC中,省去了卡商写卡或者在营业厅等待写卡的过程,有利于运营商实现全程线上服务。其次是运营商省去了对SIM卡的管理,能够省下一定的OPEX成本。
对于用户而言,完成开机注册即可使用,还有一号多端业务,丰富了使用场景(不过eUICC的钱是跑不了了)。对于物联网设备来说,批量激活、更准确的机卡匹配都是能够提升运营效率的。
其实说到这就已经可以结束了,不过我想对大家关心的eSIM卡可以“任意换运营商”还有“一卡多运营商”做一下说明:
1.eSIM卡是将卡数据虚拟化,可实际上它还是一张卡,和实体卡没区别,不用了一样要销号。
2.eUICC可以下载多张eSIM卡,也就是众多媒体理解的“一卡多运营商”和“随意更换运营商”,但是从目前技术来讲(受制于基带和eUICC的限制),多张eSIM卡只能激活一张,其他的eSIM卡处于未激活状态。
3.eUICC想要下载eSIM卡,也是需要保证安全性的,所以出现了证书。当运营商A想要将自己的号安装到受运营商B控制的eUICC中时,要么使用运营商B证书,要么切换证书。所以“任意切换运营商”也是有门槛的。
以上内容代表小编观点,仅供参考。
匿名网友
2021-12-20 01:02:10答案是一定的,肯定会被取代,就算没有eSIM卡也会有别的卡来取代他
现在科技发展对手机的要求,是一个SIM是完全满足不了的。而且在以后的要求会更高,比如说薄厚,质量等问题都是很大的考验。而随着科技的进展,运营商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一个SIM卡用几十年的情况存在,所以,取代肯定会发生。
但是eSIM说白了还是一张卡,与SIM不同的是,SIM是存在于手机之外,手动插入,到营业厅进行写卡才能使用。eSIM卡不需要这一步,而是本身就存在于手机上。卡与手机号分开使用,不是一个卡代表一个号,而是一个卡作为基体,通过空中入网的方式进行手机号的写入和使用。
eSIM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独立的载体,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流程才能使用。也可以进行自主激活,不需要在跑到营业厅或者手机卡商进行手机卡的写入与激活使用。最重要的是他可以灵活的切换运营商,也就是说没有运营商的限制,想用哪个用哪个。
而这些优势都是现在SIM卡没有的,相比较来看SIM卡显得有些呆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增高,科技技术的逐步完善,SIM卡被取代也是理所应当。
匿名网友
2021-12-20 01:02:10中国移动子公司中移物联发布了国内首款eSIM-C417M系列芯片,包括C417M-S和C417M-D两款,均支持中国移动及全球运营商的主流LTE频段、支持蓝牙、Wi-Fi、FM和GNSS多模卫星定位等功能,这是中国移动自主品牌,可提供“芯片+eSIM+连接服务”。eSIM+连接服务意味着未来手机用户将逐步脱离实体SIM卡。eSIM的最大优势在于——具备终端预装、独立载体、自主激活、灵活切换运营商等能力,而传统的SIM卡对这些能力都不支持。
eSIM和现在用的手机SIM卡通讯功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手机SIM卡是一张实体的卡片,使用时插入到终端的卡槽中;而eSIM是一种电子化的SIM卡,通过网络下载安装到终端里,而任何需要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都可以使用eSIM。主要特性是支持空中写卡,在最大程度降低终端体积的同时,可避免部署场景环境恶略或震动等造成SIM卡接触不良、无法通信的情况,进一步提升芯片的稳定性。
eSIM技术其实早已成熟,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随时变更服务提供商,实现一号多终端,简化账号管理。未来eSIM取代实体SIM卡是趋势,但目前移动推出的eSIM芯片主要是面向物联网市场,在车联网、智能穿戴、工业设备监控等领域发挥作用。当前国内通信市场已进行进入饱和期,很难再有上规模的新增市场,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的发展只能去开辟新的战场,去实现新的连接,至于通讯方面后续如何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匿名网友
2021-12-20 01:02:10“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网络世界。
5月25日,中国移动首款4G+eSIM卡芯片在广州发布;
正式发布了eSIM卡芯片,包括C417M-S和C417M-D两款产品。
那么,eSIM卡芯片会取代SIM卡么?
长期来看,eSIM卡取代SIM卡是发展的趋势;
但是,就如果4GSIM卡取代2GSIM卡一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我们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eSIM卡。
eSIM卡
传统的SIM卡是一个可以拔插的芯片,通过手机的SIM卡卡槽进行安装;
而eSIM卡是直接镶嵌在主板芯片上的,不在通过卡槽进行拔插;
体积对比SIM卡更小,有利于手机一体成型制作;
运营商号码信息通过烧录写入eSIM卡芯片,可以更加灵活的更改运营商及号码。
eSIM卡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可以灵活的更换运营商和号卡;
对于运营商来说,会改变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将号卡和运营商可以随时更换;
对于eSIM卡厂商来说,抓住了就是机遇;
对于物联网来说,依托eSIM卡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应用。
不管怎样,该来的始终会来;
大家对eSIM卡的前景和发展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宠来也
2021-12-20 01:02:10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会被eSIM卡所取代
谁是eSIM卡的“鼻祖”
如果是四十左右年龄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大哥大和小灵通之前是可以“烧号”,就是将用户号码认证信息写入到手机芯片中。小灵通曾经还可以双模式,可以插卡也可以烧号。但是,当时技术还比较麻烦和繁琐,用户感知也不方便,加之烧号技术容易被别人掌握,当时同号不同手机的现象甚至很普遍。
运营商之前好像积极性不强,为啥?
当时是苹果力推的eSIM虚拟卡技术,用户可以通过OTA的方式对eSIM进行远程配置,以此来实现运营商认证信息的下载、安装、激活、去激活及删除。也就是说,只要网络制式支持,用户将可以自由的切换运营商,不受任何限制,这将让一直由运营商牢牢把握的主导权被用户抢走,对于运营商而言,这显然是它们不想看到的,他们会尽力去守住他们这块蛋糕。
但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联通甚是积极地开展苹果手表和ucloud手表的eSIM卡业务,叫“一机双号”。
为什么运营商现在愿意推广eSIM卡
运营商需要在饱和的大众市场中,寻找新的商机,不断地巩固用户规模,甚至产生更多的新增用户。
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都逐步小型化,微型化,对于芯片所占据的位置和体积都要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考虑功耗和号卡使用环境,也要求采用更加便捷的号码认证方式,减少人工。
5G时代的到来,各类应用场景都需要号卡资源用来进行网络连接和认证,这种需求量更大,更多是万物在使用,eSIM卡无疑是最佳解决方案。
宠来也
2021-12-20 01:02:10中国移动发布的国内首款的eSIM芯片,那么传统的SIM卡会被取代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传统的SIM卡被eSIM卡取代是早晚的事情,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未来的物联网设备提出更加高的要求了,而且手机的发展也是会要求芯片的制作出现革命性的变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eSIM卡,就是可以将卡的数据进行虚拟化的,本质上来说其实还是一种手机卡,和我们传统的实体的SIM卡的区别不是很大,如果你不再使用了,还会把手机号进行销号处理的,而且当我们看到这个e的时候,这是代表着电子的含义,就是说这是一款电子SIM卡,但是如果用更加专业的话来说,就是指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把手机卡是直接嵌入到电路板上。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eSIM卡是可以编程的,能够支持OTA的功能对其进行SIM卡的远程的配置功能的,也就是说运营配置文件的下载,安装,激活这样的功能都是可以实现的,大大提升手机卡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的,即便是对于用户来说,只要是完成开机的注册,就可以非常方面的开展很多的业务办理的。
最后虽然对于eSIM卡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普及,但是我相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eSIM的,而且德国的某家电信机构也是非常大胆的预测,将来eSIM卡将会全面的取代传统的SIM的,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宠来也
2021-12-20 01:02:10真正来看,eSIM这种做法犹如阴谋,将用户与手机捆绑更紧密了,最好的做法是,将网络芯片集中到卡里,比如TDD和FDD以及CDMA、WCDMA网络技术等都做到SIM卡里,让手机和网络式制分开,这样,手机才是真正的手机,也不需要交专利费,而电信运营商对自己选择的网络模式选择更自由,电信设备商对自己的5G、6G等网络技术的研发、运用也自由些,ucloud的5G标准不会白白费了,用户也很自由,一个手机什么网都可以,换卡就行了,到时候网络升级,换卡不换号不换手机一样行得通,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发挥物用性。从科学发展来看,自由才是发展土壤,什么统一式制其实并不一定是科技真理,而是挣钱的体制而已,如同达沃斯限制碳排放来控制经济发展一样,对通讯而言,手机和网络类型合一永远都是最大的制约和浪费。
宠来也
2021-12-20 01:02:10ESIM取代现在主流的物理卡片SIM卡,一定是未来的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海量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将会出现,未来的移动通信终端将远远不只有手机,更多的将会是智能手表及各种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
很多终端设备体积可能极小,根本不可能还可以插得下一张目前这样的SIM卡。而且很多物联网设备,特别是一些特殊传感器不但体积极小,还可能需要全密封甚至要经得起强震动,或是一定的高低温环境变化。
即便是手机,人们的要求也是更轻、更薄,甚至是可折叠、更高的密封性能等,现有的SIM卡将越来越不适合未来所需。
其实本质上ESIM其实就是芯片内部的一小块存储空间,ESIM在技术上早就已经非常成熟。只是因为之前运营商出于一些市场利益等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意推广使用而已。
ESIM不占用一个单独的卡槽,因而也省去了一个物理接口,不但节省了内部空间,也增加了终端设备的密封性,更是非常适合集成于一个一体化的全功能芯片中。
ESIM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部署、配置的高灵活性,特别是可以全线上操作(空中写卡等),从而可以去除人工方式的SIM卡的所有运营操作,可以大大提高ESIM发行和管理的自助操作,有效减少运营商的成本。
从运营上看,ESIM很类似于曾经流行的银行卡(物理卡片),在这几年已几乎被支付宝、微信支付、手机银行等彻底替代。不但现在很少再看到有人拿着银行卡刷卡消费,甚至大大减少了银行营业网点的成本。在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的同时,人们的金融操作和个人理财、收付业务效率和效果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中国移动发布的这个ESIM芯片其实还是个物理芯片,还是需要集成在手机板卡上的,这可能主要是考虑到运营商的一些特殊功能承载,适合用于运营商定制手机、定制版智能手表及一些物联网终端设备上。
这样的芯片并不太适合于全网通手机上,ESIM以后更多的趋势还是应该使用手机的通用芯片空间去实现。相信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到来,以及人们对于智能手机、手表的更高要求,ESIM时代很快就会到来,SIM卡终将会推出市场。
以上观点对您有参考价值,请点个赞支持下,谢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或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资讯。
匿名网友
2021-12-20 01:02:10你可以从同类型的其它事物上面去参考,比如现在智能手机耳机孔渐渐地消失了,而且无线充电也慢慢流行,说明一个问题,硬件设备在逐步被一些新技术取代,如有线耳机被蓝牙耳机慢慢取代,有线充电也慢慢被无线充电取代,反过来再思考SIM卡,未来虚拟技术会越来越成熟,e-SIM卡必将取代SIM卡,因为智能设备是向着越来越简化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在追求一体化和整体性,所以SIM卡的存在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它的整体性,所以综上所述eSIM芯片会取代SIM卡。
匿名网友
2021-12-20 01:02:10肯定会的。大势所趋,一开始肯定很慢,三大运营商谁都想有自己的芯片。没有的就寻求合作,然后就是用我的芯片就给我钱,用我的芯片就必须用我的卡,想用我的卡就得用我的芯片。想用谁的用谁的统一标准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