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的铲屎官,尤其是从幼犬就开始饲养的铲屎官,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被狗狗“撕家”的场景。你或许见过号称“撕家小能手”二哈的这种杰作:
二哈号称拆迁大队长
或者是幼犬金毛的超强破坏力:
金毛幼年时期也是撕家小能手
一般遇到这种撕家情况,主人都认为是爱宠的天性使然,等过了这段时期或者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工介入训练情况便会得到改善,直至完全改掉撕家的习性。
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很多铲屎官会发现,即便是爱宠长大,或者经过专业训练之后,还是有很多会时不时的撕家或者乱动东西。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还有可能就是狗狗患上了“异食癖”!
什么是“异食癖”症
“异食癖”顾名思义,就是吃一些不同于可做食物的东西,如塑料,衣物,土壤,毛发,墙壁,甚至电池等(猫咪日常舔毛的行为不在此行列)。
“异食癖”不仅仅是只出现在宠物狗当中,人类和宠物猫也会有部分罹患这种病症。相对来讲,狗狗罹患“异食癖”的几率更为频繁一些。
由于此行为和狗狗撕家的行为非常类似,很多的时候铲屎官都错误的认为自己的狗子又在淘气了,从而忽略了狗狗”异食癖“的可行性,进而耽误了对其的治疗。
有的时候,甚至自己的宠物床都会惨遭毒手
“异食癖”的狗狗会有哪些表现?
虽然和撕家的行为有很多类似之处,甚至是同步进行,但是罹患“异食癖”的狗狗还是会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特征:
玩具里面的填充物也会是异食对象之一
狗狗”异食癖“背后的原因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异食癖”的狗狗可能是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导致的,自行补充一些营养素便可以解决问题。
事实上狗狗罹患“异食癖”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并不是独立原因导致的问题。生理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刺激都会导致狗狗的“异食癖”问题。常见的原因如下:
异食癖的狗狗很多的时候是心理压力大导致的。
尤其是最后一点,由于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很多的时候会被铲屎官所忽略。这一点也常发现于我们人类社会。曾经有很多报道关于青少年因为学业压力或者校园霸凌而患上“异食癖”的行为。
“异食癖”的危害以及该如何诊断
虽然狗狗是杂食性动物,但是和人一样,他们也只能消化“食物特性”的东西。对于非“食物特性”的物质,他们非但消化不了,而且还会面临着很多潜在的健康风险,如:
狗狗吞食儿童玩具车的X光片
就像上面所说的,狗狗罹患“异食癖”的原因很多,甚至事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主人自己是没有办法自己判断到底自己狗狗为什么患上了“异食癖”。但是当发现自己狗狗食欲下架,有呕吐症状,经常性的啃咬吞食某种非食物类的东西,主要要引起警惕。尤其是狗狗一段时间内保持习惯性的啃咬舔舐某种特定或者非特定东西的时候,很大可能就是患上了“异食癖”。这个时候,尽快带狗狗去看兽医。
医生诊断狗狗是否是”异食癖“患者,一般会从营养,病例以及心理三方面来考虑。而相关的诊断结果会影响后续治疗和纠正爱宠“异食癖”的相关举措。
兽医可以更好的诊断出“异食癖”真正的原因。
“异食癖”狗狗后续的防预和护理
针对狗狗的“异食癖”,对症下药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之后,铲屎官需要根据诊断的原因而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
营养失衡原因
选择营养均衡的狗粮很重要
病理原因
心理亚健康原因
这一点和人非常相似,罹患“异食癖”的人类很多时候是因为心理处在亚健康状态。为了缓解相关压力或者焦虑等,吃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就需要铲屎官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帮助爱宠渡过难关。
最后,需要澄清的一件事情是:狗狗的“异食癖”不同于狗狗的“吃屎癖”。
虽然有些狗狗的“异食癖”反应之一就是吃“便便”,但是在本质上“异食癖”属于后天异常行为养成的一种,而“吃屎癖”多建于幼犬(有些成年犬或许也有相同情况),更像是一种幼年本能驱使。在到了一定年纪或者人类介入纠正之后,很难再出现;但是“异食癖”,不分狗狗的年龄,大小,种类等,并且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当,很容易在狗狗的狗生中爆发数次。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异食癖”,作为主人的我们应该明白,改掉这个坏行为不是简单的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才可以成功。
那又怎么样呢?毕竟“执子之爪,铲屎到老!”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空话啊!
执子之爪,负责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