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农村有一句关于蛇的农村俗语,那就是“一地有菜花,十里无毒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地方有菜花蛇,那么在菜花蛇居住的十里范围之内都没有其它的毒蛇。这句俗语里面的菜花蛇指的就是王锦蛇,因为王锦蛇不仅体型大而且攻击力非常强,王锦蛇一般情况下在野外主要通过捕食老鼠或者青蛙为生,而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也会捕食其他的蛇类。
记得以前听老人讲过一个收蛇人身上发生的真事,在前几年人们都喜欢捕捉蛇类卖钱,于是经常有收蛇的人来乡下吆喝收蛇赚取利润,一天这个收蛇人收了一条王锦蛇和两条眼镜王蛇,感觉没什么事就把这几条蛇给放到了同一个竹篓里面,第二天打开竹篓发展两条眼镜王蛇只剩一条了,而且仅剩的哪一条也已经死亡了,讲到这里我想不用我说大家应该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吧!对,就是那条王锦蛇把两条眼镜王蛇都咬死了,然后还吃了其中一条。由此可见眼镜王蛇根本不是锦王蛇的对手。
锦王蛇虽然没有毒性,但是锦王蛇凶猛异常而且体型比较大,并且其身上有抵抗其他毒蛇类的蛇毒的抗体,所以在其它毒蛇对它发起攻击的时候它会利用以及体型的优势以及自己对战方面的一些策略先消耗对方体力以后再把其它毒蛇给咬死吞食,所以我们才会在农村经常看到锦王蛇吃食其他毒蛇的事情,而这些毒蛇之中就算是毒性数一数二的眼镜王蛇也不能幸免。
所以说眼镜王蛇毒性虽大,但是对于王锦蛇来说造不成什么伤害,而王锦蛇相对于眼镜王蛇攻击力却要强的多,并且王锦蛇还会在对战中利用自身的特殊腺体散发出一种奇怪的臭味,这种臭味可以蛊惑眼镜王蛇的感官系统,让眼镜王蛇失去对战的判断力,所以在野外王锦蛇是能妥妥的击败眼镜王蛇的。
一地王锦蛇,十里无毒蛇这句话首先有误导人之嫌,王锦蛇首先被乡民叫着大王蛇,如果其所居住穴处没有了蛇(毒蛇)之类,何来称王?
只能说在食源缺乏之时王锦蛇是会吞食比他小,弱的任何蛇类,包括有毒,无毒蛇。其实大自然中动物并不是按理智生存的,其他蛇类同样也吃蛇类,多数是这样,有些还吃自己孵化出小蛇,但又多数具有护卵行为,王锦蛇,眼镜王蛇就是这里面出众代表,既相当护卵,又很会吃食自己孵化出小蛇,当食源充足时,各种蛇类也是能和平共处的。
并不是人们传说的,王锦蛇附近就没有了其他蛇类,曾经在我们村口一棵大枫树砍伐的腐桩上,发现一个大树舌,村民认为大树舌每年发射的孢子粉尘污染覆盖了他的菜园地里的大部分菜,上面菜被盖着一层褐色粉尘,就用锄头将一米多直径的树舌挖除,挖除后下面露出一大树根烂洞,他干脆将腐烂树根也挖去,在挖除过程中,同树根中挖出四条王锦蛇,二条乌梢,三条五步蛇,均为一出口,其所在范围仅二,三个平方。
还有在我们下面一个村,一家人移坟,将坟墓挖开后,墓穴中同时存在着几十条各式蛇类,也有王锦蛇,腹蛇,五步蛇等混杂,其后那家人不敢移了,又覆盖上土,以后因环境破坏,这些蛇陆续自己不在那里居住了,才又移走了。
这就直接说明只要食源充足,各种蛇类也能和平共处一室的,并不是有王锦蛇居住生活区域中就没有了其他蛇类。
王锦蛇由于食量大,生长快,其体型也是除蟒蛇,眼镜王蛇中最大个体,身材紧揍,行动迅速,翻绞力量特大,性强凶猛,能与同等重量身材其他任何蛇类搏斗,身材具有一定其他蛇类毒液之免疫能力,所以我们能看到王锦蛇吃食比他身材稍小的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等。那一般是毒蛇侵犯了王锦蛇利益或偷袭它,当然特别是王锦蛇入冬眠时大量同类蛇等食源相同的,同时竞争食源,此时许多昆虫,小动物,蛙类也入洞冬眠了,而王锦蛇食源不足时(霜降时候),容易发现王锦蛇吃食其他蛇类,或以大欺小吃食同类。
我们曾经考查过野生于山地,丘陵地区王锦蛇,和及时研究解剖得知野生王锦蛇之食性大约是以蛙类,鼠类占比80%左右,其他的蜥蜴,鸟类,蛋类占比15%左右,蛇类仅占重量比之5%左右,大多在要入冬霜降时期,说实话如果依人类思维考虑要我是王锦蛇也不愿吃食蛇类,需要持久搏斗,和身体差不多长的吞食,持久的胀痛消化,这是我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