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贫血是什么意思-营养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发布于 2021-07-19 02:32:35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引起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严重者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亚急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需要多吃新鲜蔬菜,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营养平衡。

什么是营养性贫血?该注意什么?

什么是营养性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内红细胞数目或血红旦白含量低于正常。(男性血红旦白低于12.克%,女性低于10.克%)。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红细胞成熟障碍所致。患者常有飲食失调或长期腹泻史;婴儿多见于单纯母乳餵养而未加辅食者;亦见于孕妇。临床表现为:贫血的一般症状(头晕,耳鸣,眼花,疲乏,劳动后心悸,气促等),食慾不振,腹泻,常有明显的舌炎等。婴儿还有嗜睡,头发红色无光泽,舌震颤,舌系带溃疡等。血红旦白与红细胞数均减少,骨髓象呈巨幼红细胞显著增生。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显著疗效。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多见于钩虫感染;其次是小儿及孕妇,由于需铁量增多而食物的含铁量不足;亦见于一些慢性失血者(月经过多,痔疮,溃疡病等);胃肠吸收不良(胃酸缺乏和慢性腹泻等)。有贫血的一般症状,常有反甲(指甲凹陷不平,呈匙状,无光泽);毛发干燥易脱落。血红旦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明显,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心染色较浅;骨髓象呈正常幼红细胞增生,中幼红细胞增生更明显。铁剂治疗效果显著。

2.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①接触过或服用过有害物质或药物(苯,砷,氯霉素,磺胺,合霉素等);②接触X线或放射性物质;③慢性感染(肺结核等);④白血病或骨髓瘤对骨髓组织的破坏和排挤;⑤严重的肝,肾疾病等等。使骨髓的造血功能降低所致。

临床症状包括出血,贫血,感染等;周围血象和骨髓象有相应改变;治疗效果较差。

3.溶血性贫血:①先天性较少见,溶血期和缓解期间歇出现。溶血期出现贫血可伴黄疸。②后天性多由于严重的细菌或疟原虫感染,药物中毒(磺胺,伯氨喹啉,砷等);输血不合或食用蚕豆所致。临床特点为急进性贫血伴黄疸及血色素尿等。

4.急性失血性贫血:各种急性大出血后,均可引起贫血。

营养性贫血的治疗:①叶酸片,每日三次,每次5一10mg,口服;维生素B12针,100微克,肌注,日一次;一周后可以改为每周1一2次;②肝精1一2mL,肌注,日一次;③归脾丸或八珍丸也可酌情服用。

应该注意的是:平衡飲食,不偏食;治疗腹泻,调整胃肠功能;婴儿适时加用辅食;孕妇更应加强营养;有贫血者及时就医等。

以上关于营养性贫血和鉴别诊断的科普知识,可供参考。


营养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命素D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症状体征

缺铁性贫血

一、上皮组织损害引起的症状:细胞内含铁酶减少,是上皮变化的主要原因。

(1)口角炎与舌炎: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三、脾肿大: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贫血表现

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大多数,面色腊黄、疲乏无力。因贫血而引起骨髓外造血反应,且呈三系减少现象,故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二)精神神经症状

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或不哭、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如原来已会认人、会爬等,病后又都不会,此外尚有不协调和不自主的动作,肢体、头、舌甚至全身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甚至抽搐。

(三)消化系统症状

有食欲不振、舌炎、舌下溃疡、腹泻等。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