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拿上海、北京说事!这个时代已不属它们了,也不属于香港的。深圳的目标是要干掉纽约、东京成为宇宙第一强市的。粤港澳时代的背景下深圳对标的是纽约,深圳必定要干掉纽约的。北上广香已老,活力之城只有属于更加年轻的深圳。说白了,从种种迹象上说。香港和上海已没有什么优势资本可以和深圳比了!科创之都深圳并不把它们当成对手的。也可以如此说,香港和上海已输在未来科技的起跑线上了。反观深圳,创业气氛活跃,埋头苦干的人很多,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个人认为,深圳奇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再创奇迹是深圳人不骄不躁的精神所在。有了ucloud、ucloud、大疆、比亚迪……等一批世界级明星企业。深圳成为宇宙第一强市不是梦!例如ucloud就有挑战世界的勇气,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这是时代付以深圳的重任,5g时代看ucloud。加油!深圳。世界必定会崛起一股新兴的力量,那就是深圳力量。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世界硅谷一一一只属于年轻的深圳,而不是越来越老化了的北上广香。可以如此说,以专利量上说。深圳已是全国第一的科技强市了,这才是深圳勇争第一挑战世界的底气所在。
补充说明一下:
直辖市的上海本不该跟深圳比的,它应该跟广东省比。要知道上海经济以前一支独秀的,连广东省都不是上海的对手。如今上海沦落为与深圳比,明显就是退步。而且人才吸引力方面,根本不是深圳的对手。这才是事实求是!深圳很明显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受益最大的一座城市,上海比什么呢?人家四十年中从无到国际化大都市,其本身就是创造了一个世界神话。也难怪老外个个都好好深圳的,只有夜郎自大的人才沉醉于上海辉煌中的历史。个人认为,群众的眼光都是雪亮的,数据也说明一切的。哪座城市好是早有答案的了,这并非个人之主观见解的。以下列一些实际依据,大伙都会明了的。谁好谁差,自己去分析不是更加好是么?何必去道听途说是不你们呢?何必天天去比上海与深圳的。这种话题也是不是要改一改了呢?不然看好两地的人口水之战很多。个人观点,虚心使人进步!我们是不是要放下身段向奋斗中的人们学习呢?这样会更好一些?促进了人们良性中的竞争意识。个人只希望无论上海也好,深圳也罢,它们的进步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象征!也希望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竞争中去,这样中国才真正有希望,中国人民才有希望。
说深圳是中国一线城市为时尚早,且不说和上海相比,中间还有北京,广州两座城市呢。
这两座城市都比较熟悉,在深圳生活了十多年了,出差经常去上海,实话实说,从近年发展速度而言,深圳的确比较猛,成绩也有目共睹,但说到谁是中国第一城市,深圳还不足以扳倒上海吧,毕竟第一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实力,还要更很多综合因素,上海是国际一线城市,深圳不是,单从这一点看,势头迅猛的深圳还要低头谋发展,还要弥补城市发展中的短板。
深圳CBD风光,途虫原创摄影。
说一说深圳和上海相比的一些优势吧:2017年深圳的GDP预计超过2.2万亿元,超过了广州 ,位居经济实力第三城,经济总量与上海的近3万亿相比还有差距,若论地均GDP或者人均GDP,深圳还是有优势。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十足,并正在打造中国的硅谷,深圳拥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本土企业,这一点也略胜于上海。但深圳有不少短板和发展瓶颈,比如深圳的辖区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90万,人多地少成为深圳面对的最严峻问题。
上海城市风光(东方IC)
再来看看上海,做为直辖市,中国第一大城市,全球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全球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门户城市,国家经济,金融,贸易,科创,航海中心。先不谈GDP,看看这一大堆城市定位,深圳想跟上海争中国第一城的称号,还有很远的路要走。2017年上海的GDP预计达到3万亿元,依旧是中国第一城,这一点毫无悬念。从医疗,高等教育等方面而言,深圳与上海差距也比较大,上海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大等一批知名大学,教育实力雄厚。
深圳湾跨海大桥(途虫原创摄影)
上海外滩(东方IC)
综述,第一城不仅仅是指GDP,还包括很多城市要素,深圳的发展全球瞩目,这一点要承认,而且深圳发展的后劲十足,不断拉近与上海之间的差距是有可能的。上海也不能守着第一城的位置闲庭信步,上海也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得扬鞭奋蹄才行。
深圳和上海谁是中国第一城市?让我们来先来看看我国2017最新的城市GDP排名和情况。
首先恭喜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座GDP破3万亿的城市,名义增速达到9.23%以上,可以说,像上海经济体量如此之庞大的城市,依然可以达到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实属不易!
然后恭喜深圳,2017年的最新经济数据是:GDP达到了2.2万亿元,名义增长12.87%;成为了我国第三个两万亿GDP俱乐部成员。
而且不只是深圳,今年广州,以2.15万亿的GDP总额也成功加入两万亿GDP俱乐部。如果真要在经济上排名的话,上海无疑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随后是北京,深圳,广州。
那么整体情况呢,根据大数据中的反馈可以得知:
繁华程度:上海因为经济实力雄厚,整个上海地区的开发都较为完善,在这点无疑超过深圳,而且深圳未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赶超上海,因为市内市外差距仍然较大。
建设速度:可以说,深圳和上海两地的建设速度都十分之快,然而深圳有着“深圳”速度之称,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在这方面深圳略微胜过一筹。
文明程度:这里所说的是文明,礼仪上的比较,这一块其实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受到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往往使人更为暴躁,而根据大数据,相比之下深圳的文明程度更高。
文化程度:不得不说,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确实需要长久的积累,相比之下,上海拥有更多的海内外人才,受教育程度良好。在这一方面,深圳与上海的差距较大,但是深圳对于人才的引进力度也越来越大。
宜居程度:虽说上海的经济开发完善,但是无论是人文建设还是绿化覆盖,在这方面上海并不如深圳,但是不得不说上海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城市。
所以,如果单纯看经济上海肯定是中国第一的城市,但是看其他方面的话,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不管怎样,都是让中国变强大,又何必争这一二呢?
编辑:Rooster
一个GDP为上海三分之二,人均GDP超过上海三分之一,可支配收入低于上海,税收不足上海四分之一的城市。这是怎样的城市,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且成本高利润低的城市,这是一个高科技附加值不足的城市。一个只追求GDP,不为国家和劳动者提供更多财富的城市。刚才我还看到有人说那都是民企,都在偷漏税,所以纳税低。一个以偷漏税为荣的城市,也配作为中国第一城么?我想不是这样的吧。从数据可以看出,深圳的GDP高科技高利润的能力还不足,虽然他有很多高科技企业,但是还不够。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替换掉那些低附加值的企业。从税收数据上可以看到,北京和上海才是无可替代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手上的宝贝。深圳和广州这方面还有距离,需要努力。我们的国家已经过了只追求GDP的阶段,高科技高环保高附加值的企业和城市才是我们的目标。与诸君共勉,不要把自己的眼界和水平留在二十年前。
深圳除了人均经济和居住环境以外,没有任何方面能和上海正面抗衡,准确的说,目前这两座城市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
很多人认为经济发达就代表一切,可事实上很多方面的劣势不是能靠经济可以解决的。上海的交通枢纽地位、科研地位、金融地位、国际中心地位,以及医疗水平、教育水平、高教水平、高校规模,其他像承办国际盛会之类的就更不用说,次数是远远多于深圳的,唯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正是以上海命名的,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喜欢深圳,生态环境更好、年轻化指数高、不存在排外情绪,城市规模大小刚好。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起步最早的城市,起步早,起点高,现在作为老大哥有如此成就是很正常的,但深圳是后起之秀,几十年时间能够从小渔村变成国际化大都市,这已经是一个奇迹,所以深圳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作为一个经济型强市,去和国际一线的综合型强市比谁更强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
毫无疑问,中国第一城市绝对是上海,总感觉深圳要比上海第一个档次,深圳的历史文化底蕴跟上海还是相差一大截的,深圳感觉是一个早产儿然后吃了催化剂一直在成长的城市,媒体那忙碌的科技互联网人群在这里研发着中国顶尖的技术,赚着中国最多的钱的公司都在这里。然而上海从古代到近代都是中国排名前几的城市,尤其近代,他经历了很多的战乱沧桑,到现在他有着中国的世界级的地标,上海迪斯尼乐园是世界级别的,每天吸引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游玩,上海的黄浦江养育了上海人,长江的汇入大海的最后一道关口,上海的金茂大厦是中华第一高楼,这里是有名的金融中心,东方明珠电视塔相比大家小时候就在电视上看到过了,上海体育场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的体育场,能够拥有八万人的体育场,而上海博物馆的藏品也是十分的众多,质量也是很好的,在国内外都是有名的。
我没搞清楚这个“中国第一城市”是个什么概念?应该从什么层面来进行考量?
如果你去问外国人,“中国第一城市”是哪一个?我估计十个有七个会说“上海”,剩下的几个恐怕也会说“北京”,但应该没有一个人会说是“深圳”。
不要说什么上海都是讨好外国人,所以外国人都喜欢上海,毕竟这个“中国第一城市”的名号给中国人自己来选多多少少有些不公正,因为每个人都有会有自己的立场,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会相对比较片面。
这就像自己家夸自己家孩子一样,你说你家的好,我说我家的好,到底谁真的好,总是要拿出去一起比比才能分出个高下来。
虽然外国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这就像是你们家的孩子出去比赛,赢了几场输了几场,不能完全证明谁好谁不好,但多多少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来看看,在国际上公认比较权威的一个世界城市分级排名的情况,根据2016年GaWC的城市名册里的中国城市,香港、北京、上海都排在世界上都排进了“一线强”城市的等级,而深圳只排在了“二线中”城市的名单里,上海和深圳到底谁强谁弱,由此也算是一目了然。
当然,不管是多权威的榜单,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就像你家的孩子在外面打比赛输了多少场,你依然可以认为你家的孩子是最棒的,这没什么问题,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我不想去比较什么商业啊、金融啊、发展潜力啊等等具体的指标和数据,这些东西其实比来比去都比不出什么结论,难道暴发户比贵族赚的钱多,就一定比贵族有威望吗?
至于这个“中国第一”的名号,原本就只是一个虚名,谁好谁心里有数,而对于外人来说,评判的标准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从感性层面上来进行思考,说到“中国第一城市”,你是先想到上海还是先想到深圳,也就足够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其实一直把深圳吹嘘为全国第一大城市的并不是真正的深圳人,而都是一些来此的打工仔而已。这些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层次较低,竭力鼓吹抬高自已打工的城市也能理解,毕竟满足了虚荣性也过了嘴瘾。但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深圳才只有30多年建城史,只是借了改革开放的东风这几年才取得了飞跃发展,但随着香港回归,它已失去了改革开放桥头堡的作用,近几年发展速度已显然迟缓,逐步论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整个城市的格局充其量也就是个"水泥森林"的工业城,高度密集型的制造生产加工型的经济结构,确实适合全国各地的打工仔来此打拼发展,也确实为该城增加了活力作出了贡献。只是深圳的注册户籍人囗毕竟只有400多万,若单以人口论,它只是个小城市,而上海注册户籍人口为2400多万,它只是上海的一个零头。然而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国际大都市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就有东方巴黎、远东第一城、魔都之美誉,那时就是香港也默默无闻,更不要说只是小渔村的深圳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深圳速度之说,但上海浦东开发以后发展速度更快更强,今天的上海在党中央的领导指引下,在全国的一盘棋上已一骑绝尘、势不可挡、独领风骚!而不是你一个小小深圳所能随便超越的。别忘了深圳只是一个副省级的城市,而上海是一个副国级的直辖市,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
这样的提问更像是在表达“北京不在中国的第一城市候选之列”。
如何定义第一城市呢?既然没有明确比较规模还是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及影响力,就应该综合评判了,我们逐项分析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呢?
对于规模,无外乎面积与人口。而面积和人口涉及到按辖区计算还是按市区(城区)计算的问题。笔者以为显然应该城区为考量指标,否则面积最大的前几位是呼伦贝尔、酒泉、日喀则、哈密等,与城市概念无多大关联。(辖区人口重庆以近3400万位列第一)
市区面积上海 1563 平方公里,北京约为1268 大约相当于上海的4/5, 深圳 661只有上海的2/5。
市区人口 上海 2400万, 北京2170万相当于上海的90%, 深圳 1140万相当于上海的48%。
综合以上两项如果以上海为满分10分,北京得分约8.5分,深圳4.5分。就是在此意义上有我们通常的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之说。
对于政治,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中心是其他任何城市无法比拟的。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北京也是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之一。这项以北京的10分,直辖市上海可得6.5分,特区深圳约3.5分。
经济方面,以GDP为主要参考指标。
如图,以上海为10分,北京得分约9分,深圳得分为7.5分。
文化方面,北京不但是历史底蕴深厚的古都,也是无可争议的全国文化中心,世界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华文化、东方文化的荟萃之地。这项排第一应该没有多大争议。以北京为10分,上海是区域文化中心、也体现一定的国际多元文化,可得6分。深圳这方面乏善可陈,可得3分。
我们将各项得分汇总(按四项等权重计算):
可见深圳除经济得分稍高能与京沪并列外,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深圳的重要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和新时期的科技创新城市,相信深圳人也没有把成为中国的第一城市作为目标。
北京与上海相比,虽各有两项位列全国第一,但北京位列第二的规模和经济仅仅是稍逊于上海,而上海的政治和文化则都与北京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最终得分高出5分,虽然个别项目给分有一定主观性,但把上海得分拉高超过北京是几无可能的。
中国的第一城市还是非北京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