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荔枝小果期如何防止生理落果?
荔枝小果期的生理落果主要是由于营养跟不上或者激素不平衡等原因引起,其他原因包括病虫为害、不良天气影响等等。
这时候的落果也是我们常说的第二次生理落果,应对的策略主要是以补充营养和激素为主。简要回答如下,供参考。
特别是今年各个品种的荔枝成花比较好,能座果的荔枝品种(有些地方有些品种座果不太理想),从目前的情况看,座果率也比较高。
小果期正是果实生长发育的膨大的时候,需要吸取的营养比较多,如果树体营养跟不上,一些弱小的果实因为竞争不过强壮的果实,往往就会脱落下来。
应对措施:1.根部施肥或淋水肥。谢花后及时施肥,以复合肥为主,以结果100斤的树计算,一般可以根据目前的树体壮旺及挂果情况,施入复合肥1--2斤左右。以沟施为主。
我们这里的妃子笑,前段时间趁着下雨,每株撒施了0.5斤左右,后面还要根据情况补充施1次。
2.叶面氮肥。这是最快速补充营养成份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叶面肥的种类比较多,如氨基酸、核甘酸、磷酸二氢钾等等都可以,结合用药防治病虫害时喷。小果期以氨基酸、核甘酸等为主,效果比较好。
我们知道植物体内一般含有大量的内源激素,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等,特别是果实发育时,如果赤霉素少而脱落酸多,就容易引起落果。
应对措施:补充激素,确保树体内源激素均衡。最常用的就是叶面喷赤霉素(920),1克兑水50斤左右喷1次。
荔枝果实生长发育期主要病虫害是霜疫霉病、蒂蛀虫和蝽蟓等,如果不及时防治,也容易引起落果,特别是蒂蛀虫,蛀入小果为害后,很容易引起落果。
应对措施:主要是使用农药防治。可以选择的农药如杀毒矾、代森锰锌、金雷多米尔、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等等,按浓度说明使用,几种农药轮换使用即可。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荔枝小果期如何防止生理落果?让我来说一说。
一荔枝果实脱落的原因
荔枝“爱子不惜子, 产量树上地下各一半”。在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 都有果实脱落, 一般坐果率只有2%~12%, 有3个比较明显的生理落果期。造成落果原因有内因、外因及人为, 但寻根追源是由气候、病虫害、养分所决定, 必须抵御不良气候影响, 及时防治病虫害, 合理补充养分, 从而减少落花落果, 才能达到增产增收。
前期落果
主要发生在谢花后10天左右, 从谢花后至果绿豆大小, 在5月上中旬, 占落果总数1/3以上。主要原因如下:
授粉受精不良:荔枝为圆锥花序, 雌雄同株异花, 一花序中雌雄花混生, 异熟间歇开放, 相植期短, 不利受精。雌花比例低, 开放期短, 多于“清明”盛开, 花期短, 2~6天。总花量每穗800~1200朵, 但雌花只占10%以下。如遇低温阴雨, 常发生烂花, 加上雌雄花互争养分, 弱雌花偏多, 影响幼果生长发育, 导致“花而不实”或“花而少实”。
养分不足:开花后消耗大量养分, 没有及时足量补充, 树体难于支撑大量小果生长发育。此时果实开始分大小时期, 有“争大小”, 大果继续发育, 小果脱落, 必须合理调整养分供应, 增强树体养分生产和积累, 减少幼果脱落。
气候异常:荔枝雌雄花形成期3月份要求总日照达150小时以上, 雨量50 mm以下最理想。反之总日照仅在100小时以下, 雨量却超过100 mm, 则落花落果严重。
福建地区适龄荔枝各品种, 雌花盛开在“清明”前后, 花粉在18℃以下发芽率极低, 20~25℃发芽率最适合。而成年树雌花“谷雨”盛开, 比适龄树迟10~15天, 所以说:“谷雨开花, 十年有八年好收成”。
病虫为害:花穗期影响最严重是荔枝霜霉病, 造成花穗大量霉烂。高湿是该病入侵为害的首要条件, 25℃是入侵后扩展最适宜的温度, 只要5分钟便可以完成入侵过程。入侵后潜伏期20小时, 便可使花穗发病。荔枝蝽蟓, 爻纹细蛾, 卷叶虫, 果灰蝶, 尺蠖, 瘿壁虱, 金龟子, 木蠹蛾, 白蛾蜡蝉等都能为害造成落花落果。
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年抽梢4~5次或更多, 梢长。春梢2~4月抽出, 夏梢5~7月抽出, 秋梢8~10月抽出, 冬梢11~12月抽出。上述树体难于成花。花穗中花蒂叶, 多是弱花, 落花落果也严重。
栽培措施影响:其一, 适龄荔枝树多种植于丘陵地, 土壤旱、酸、瘦、粘, 有机质含量少等弊病, 树势弱, 引起落花落果。其二, 苗木多由劣枝高压而来。良种好株舍不得取枝繁殖, 劣种、劣苗广为扩散、蔓延。其三, 种植品种单一, 一种雌花盛开, 粉源不足, 授粉受精不良, 花而不实。其四, 不重视传粉虫媒, 忽视荔枝园放蜂。
二荔枝促花保果措施
1施足壮花肥
荔枝花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坐果率, 施肥是否及时和合理, 直接影响花的发育质量, 所以要提高坐果率, 就必须施足壮花肥。
施见花肥:在1月上旬 (“惊蛰—春分”期间) 凡是抽花穗的树, 及时施1次壮花肥。穗多可多施, 穗少可少施。叶色淡黄多施, 叶色浓绿少施N肥, 多施P、K肥。能结100 kg荔枝树, 可施尿素1 kg, 过钙2 kg, 氯化钾1 kg。
根外追肥:在3月份, 开花前20天左右, 用100 g磷酸二氢钾加50 g硫酸镁加50 g硼砂兑水50kg喷雾, 促进花粉发育和发芽, 利于授粉受精。
雌花始见期:5 g荔枝花宝兑水40 kg喷雾, 促使占总花量10%的雌花发育良好。对因冬季遭受冻害不能抽花穗的荔枝树, 及时用40 g催长素兑水50kg喷雾, 促使吐穗开花。
2创造利于雌花受精的环境
有条件要放蜂授粉, 蜜蜂有效传粉直径200 m, 一箱蜂可在1.33~2.00 hm2的荔枝园内采蜜传粉。有的荔枝树无雄花, 全部是雌花, 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上午9时左右, 露水干后, 摇动树枝, 使雄花掉落而收集, 阴干或在太阳下稍晒片刻, 促使花粉囊破裂而散出花粉。然后把花朵倒入清水, 搅拌后用纱布过滤, 加入硼砂50 g兑水50 kg喷在盛开的雌花上。
雨后摇花, 抖落积水, 防止花穗积水而造成沤花烂花, 从而改善授粉受精条件。受干热风影响的荔枝园, 其雌花柱头上为花粉发芽而分泌的营养液蒸发干枯, 不能完成授粉受精为“烧花”, 必须喷水, 提高花穗的湿度, 使授粉受精过程能顺利进行。
3控穗改变荔枝开花习性
人工摘除花穗:一般在“立春”前后, 即开花前40~50天进行, 早花穗应全部摘除, 但要保留“葫芦节”上1~2 cm处的“隐芽”, 才有利于重抽第2次花穗。
短剪花穗:开花前15~25天进行, “早红”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 “鸟叶”、“兰竹”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 短剪后的花穗长度要保留10~15cm, 这样可推迟雌花期, 改善花穗结构, 提高产果率。
化学控穗:“立春”、“雨水”前后, 对早花型花穗全倒式控穗药剂有0.3%~0.4%五氯酚钠喷雾、40%乙烯利80~100 ml (“雨水”前后用25~40 ml) 加50%青鲜素75 g兑水50 kg喷雾、35%青鲜素200 g兑水50 kg喷雾。
“惊蛰”花前疏蕾或控穗:40%乙烯利12.5~25ml兑水50 kg喷雾。
必须注意化学控穗的药液使用浓度, 必须因品种、季节、树势、物候期而异, 随着物候期往后推移, 用药浓度应逐渐降低, 否则, 控穗后若不能再抽穗, 会造成绝收危险。
4喷洒生长激素保果
谢花后, 果绿豆大时, 1 g防落素兑水50 kg喷雾。
“芒种”前后“九二★”1 g加磷酸二氢钾100 g兑水50 kg喷雾。幼果期长期阴雨天时, 喷洒州烷醇20 ml兑水50 kg, 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芒种”前后施壮果肥, 能结100 kg果的荔枝树, 可施尿素0.5 kg、过钙0.5 kg、氯化钾1.5 kg。
5荔枝病虫害防治
5.1霜霉病
荔枝花穗期至采果前10天左右, 主要的病害是荔枝霜霉病, 为害严重的花穗、花全部脱落, 成“光杆司令”。果实受害从果蒂开始, 最后全果变黑色, 并有黄褐色汁液流出。防治方法: (1) 90%疫霜灵100 g兑水50 kg喷雾。 (2) 20%甲霜灵100 g兑水50 kg喷雾。
5.2荔枝虫害
为害荔枝花果期主要虫害有:爻纹细蛾、果灰蝶、卷叶虫、尺蠖、金龟子、壁虱, 毒蛾、木囊蛾、粉虱、白蛾蜡蝉等, 可用20%双甲脒100 g加90%敌百虫100 g兑水50 kg喷雾或25%苯丁锡100 g加90%敌百虫100 g兑水50 kg喷雾。
荔枝落果,主要与授粉受精不良、养分竞争和种子发育不良有关。可在荔枝开花盛期进行蜜蜂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适时合理追肥补充养分。加强综合管理,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使叶片制造更多养分,供果实生长发育。
如何防治荔枝落花落果
荔枝保果壮果是荔枝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中经常出现保果难、坐果少、果形差、畸形果多等问题,影响着荔枝的产量和价格,导致种植户收益低。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地保果壮果呢?
一、荔枝落果原因分析
荔枝的座果率高低受品种、气候、花质、花量、树体营养水平以及激素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荔枝有三次明显的生理落果高峰:次生理落果是指荔枝母花谢后6-10天(绿豆大小),主要与授粉受精不良导致促进类激素低以及花量大、营养不足有关;第二次生理落果是指荔枝谢花后15-25天(黄豆大小),荔枝新旧器官交替出现造成生长素、赤霉素等急剧降低有关;第三次生理落果是指荔枝谢花后40-45天(拇指头大小),主要与种胚败育及营养供给不足有关。
二、荔枝保果壮果的管理措施
1、物理措施促进荔枝授粉,提高座果率
(1)花期果园放蜂,提高座果率。
(2)短截花穗,减少花量和养分消耗,提高座果率。
(3)花期防雨天沤花,旱天烧花。花期遇阴雨无风天气,应进行摇枝处理,防止沤花;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花蜜浓度高,有碍昆虫传粉。
2、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保果膨果
3、环割保果
谢花后对主干的2-3级枝条进行环割,增加枝梢养分积累,暂时阻止叶片合成的有机养分转移到根系,增加果实生长所需的养分,以提高坐果率。
4、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病害以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为主;虫害以荔枝蒂蛀虫、荔枝蝽象虫为主。
很高兴参与此问题的讨论,下面就此问题做简要分享,希望能帮助到你。荔枝花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劣质花果因授粉受精和树体营养不良等原因而发生落花落果。荔枝的落花落果一般有3~4次,分别为花期败育落花、幼果早中期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为减少落花落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花芽分化期的管理
花芽分化是开花结果的基础,结果母枝发育成熟得越早,花芽就分化得越好,花穗就越大,因此科学控制秋梢的萌发时期和生长速度,就控制住了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高产稳产,也就控制住了落花落果量。
二、春季花期管理
(1)疏除密穗
荔枝在早春萌芽开花期,花穗与春梢在营养需求上竞争矛盾十分激烈,花穗过多会消耗大量养分显著削弱春梢生长,并影响到秋梢的优质发育与花芽分化。所以在早春花雷显现期,如果发现花穗过多过密应趁早进行疏除,尽量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促进花穗优质发育和春梢健壮发展。
(2)短截花穗
在花穗抽出时剪去穗尖,或用喷药方法使穗顶枯萎,可促进侧穗抽生,减少花量、节省养分和推迟花期,增加雌花比例而提高其坐果率。化学药剂可用浓度为30~500mg/L的40%乙烯利、500~100mgL的青鲜素或1000mg/L的比久等。
(3)摘除小叶
荔枝的花芽为混合花芽,萌发后可形成带有叶片的花序,但花序基部的叶片面积小、功能弱而消耗多,不利于坐果发育。在早春花穗抽出后及早摘除花穗上处于生长发育状态的小叶,有利于节省树体养分而促进花穗发育和提高坐果率。
(4)摇枝喷水
在早春开花期,如遇阴雨天,可通过摇枝方式摇落其花穗上的凋谢花朵和滞留水滴,从而改善花朵受精和幼果发育环境,实现提高花穗坐果率的目的。
(5)疏除幼果
对于畸形花结的幼果或超过树体营养负载能力的过多的果,因发育不完善,为节省无效的营养消耗,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于劣质幼果应及时疏除。
三、夏季幼果管理
进入初夏,幼果与夏梢生长存在着激烈的营养竞争,应做好疏除过多幼果和控制新梢过旺生长两方面的工作。
(1)疏除密果
超负荷的结果会引起激烈的营养竞争,使树体营养严重缺乏,导致果实变小、成熟延迟、品质降低和树体衰弱,并影响树体在以后几年的正常生长与结果平衡,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荔枝疏果以早为好,按30~50:1的叶果比进行控制比较合理。
(2)控制旺梢
夏梢的过旺生长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树冠的通风透光,进而干扰树体养分的生产与积累。控制夏梢生长,可保障果实优质发育和树冠内膛通风透光,保障树体的营养生产与积累。
预防夏梢
夏梢的抽发会消耗大量养分,与幼果争夺营养,从而加剧生理落果。
措施:对于生长偏旺的结果树,特别是幼年结果树,可采取环割保果方法。环割保果一般进行2次,注意环割不适用于树龄老丶树势弱的树,己进行了环割处理的也不宜采用。
随着气温回升,加之近期空气湿度较大,此时病虫害开始活跃。荔枝保果期主要病虫害有霜疫霉病,炭疽病丶蝽象丶尺蠖丶蚜虫丶吊丝虫丶蒂蛀虫丶毒蛾等,开花前丶谢花后及时喷药防控。
营养平衡:
荔枝生理落果有三次,一次生理落果高峰期在开花后7-14天,占幼果总数的50%-60%,主要原因是雌花授粉受精不好,花芽分化期补硼补锌,促进花壮花多,开花期预防焗花,沤花,利于提高坐果率,都可减少因授粉受精不好造成的落果。二次生理落果期是荔枝果实开始转“鸭母嘴”,主要是荔枝的胚乳消失,果树体内细胞分裂素丶赤霉素丶生长素水平下降,夏梢大量抽发消耗养分引起。
三次生理落果是采果前15天内,主要原因是果实养分供应不足以及病虫害危害造成。
因此针对荔枝落果,需要从谢花后开始保果,持续到采果。荔枝谢花后,小果快速分裂,此时需要磷钾钙硼锌等养分,补磷,促进细胞分裂,提供能量,补钾,使细胞壁通透性更高,补钙,增厚细胞壁,维持细胞稳定性,补硼,细胞壁和细胞膜弹性更好。因此,建议果农在荔枝谢花8成开始,连续喷施2-3次微补果力,500倍+微补硼力1500倍,混配杀菌剂或调节剂,保果减少落果,促进幼果转青与膨大
,干旱时淋水,高温丶日照强时,要对树冠喷水,雨多积水时排水,防止干旱或积水造成的大量落果丶裂果。
当前正值荔枝小果并列期,不少果农反应近期因气温起伏大雨水多,果园内落果严重,不知该怎么办?现在,宇花灵技术团队为你支招。
“荔枝小果并列期要预防生理落果期提前,造成过度生理落果,影响产量。”广西农科院水果专家、宇花灵技术创始人阮经宙说,由生理落果引起的少量落果是正常的,但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大量落果,此时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预防生理落果期提前,防止大量落果。
阮经宙分析了过度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1、盛花期遇到阴雨天气,授粉受精不良。2、小果期低温阴雨多,或高温干旱。3、环割不当,造成树体失水过多,干物质积累少,树体营养失衡。4、小果期过量施化肥,遇雨化肥迅速溶解,毛细根呼吸受阻导致缺氧,影响树体的整个生理循环系统。5、病虫危害。
宇花灵技术人员分析认为,要进行环割或者根际施肥操作的果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选在天气晴朗且气温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以防环割后遇到高温,叶子蒸腾剧烈,失水过多,影响叶绿素的积累。另外,如施肥后遇上大雨,化肥会迅速溶解,其挥发性会灼伤毛细根,影响根系呼吸。当前这一阶段的广西气候变幻无常,通常是阴雨过后便是艳阳高照,即便是微风徐徐的春天白天气温也能飙升至三十多摄氏度,这种气候十分不利于对果树进行上述操作。
阮经宙建议广大种植朋友,荔枝小果期宜在不破坏树体的情况下补充营养进行保果和减少生理落果。可在谢花后喷施宇花灵1号500倍液和920进行保果,同时配合杀虫杀菌剂一起喷施预防病虫危害,连续喷施1-2次。如此,不仅可避免环割和根际施肥后遇上不良气候的影响而加重生理落果,还能及时补充幼果发育所需营养,保持树体营养平衡。
1、幼果落果期。
开花后7—14天小果大量脱落,占幼果总数的50%—60%,此期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种胚不能发育;大量好花营养消耗大,树体亏损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气候不良,特别是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应采取的措施为:
①培土施肥。于荔枝吐蕾开花前进行培土、每株盛产期荔枝树应培土0.5吨左右,底施3×16复合肥2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千克;生物磷钾肥1千克;另加‘绿元精’植物根部营养液500毫升、硼砂200克兑水50千克浇施。
②病虫防治。每50千克水中加90%疫霜灵100克;60%防霉宝60克;5%高效灭百可20毫升;0.6%阿维虫清25毫升;‘云大—120’4支于荔枝开花前,结果后各叶喷一次。
③树体修剪。在荔枝吐蕾开花前进行疏枝,去掉过密的枝杆和枯枝,以利通风。
2、中期落果。
此期落果高峰出现在假种皮(果肉)发育至种核一半位置时。(荔枝果实开始转‘鸭母嘴’即荔枝雌花开后50天左右),
此期落果的主要原因是:①连续阴雨或急风暴雨;②过分干旱、病虫危害;③夏梢大量抽发、消耗大量养分。中期落果数量虽然比幼果期少,但对产量影响很大,
因此,其防治措施应为:
①根外追肥。每50千克水中加磷酸二氢钾100克,1.8%爱多收10毫升(或‘云大—120’4支)自荔枝开花结果后20天每10天叶喷一次。
②病虫防治。每50千克水中加58%甲霜灵锰锌100克,60%防霉宝60克,20%杀铃腺10克,80%杀虫单20克自花后一个月开始每15天叶喷一次。
3、采果前落果。
通常出现在采果前15天内。
落果的主要原因是:①果实急剧加重,养分供应不足;②病虫危害(如爻纹细蛾、霜疫霉病等)。采果前落果数量虽然较少,但经济损失最大。要加倍重视防治。
其措施有:
①及时清除果园杂草和落叶落果。
②重点防治爻纹细蛾和霜疫霉病。
③对挂果多的树用惠满丰或果蔬动力高效液肥1000倍液自采收前20天每5天叶喷一次。
一、荔枝落果的原因
荔枝在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果实脱落,一般坐果率只有2%~12%,有3个比较明显的生理落果期。造成落果原因有内因、外因及人为。
荔枝前期落果:该时期主要发生在荔枝谢花后10天左右,从谢花后至果绿豆大小,在5月上中旬,占落果总数1/3以上。主要原因如下:
①授粉受精不良:荔枝为圆锥花序,雌雄同株异花,一花序中雌雄花混生,异熟间歇开放,相植期短,不利受精。雌花比例低,开放期短,多于“清明”盛开,花期短,2~6天。总花量每穗800~1200朵,但雌花只占10%以下。如遇低温阴雨,常发生烂花,加上雌雄花互争养分,弱雌花偏多,影响幼果生长发育,导致“花而不实”或“花而少实”。
②养分不足:开花后消耗大量养分,没有及时足量补充,树体难于支撑大量小果生长发育。此时果实开始分大小时期,有“争大小”,大果继续发育,小果脱落,必须合理调整养分供应,增强树体养分生产和积累,减少幼果脱落。
③气候异常:荔枝雌雄花形成期3月份要求总日照达150小时以上,雨量50米米以下最理想。反之总日照仅在100小时以下,雨量却超过100米米,则落花落果严重。福建地区适龄荔枝各品种,雌花盛开在“清明”前后,花粉在18℃以下发芽率极低,20~25℃发芽率最适合。而成年树雌花“谷雨”盛开,比适龄树迟10~15天,所以说:“谷雨开花,十年有八年好收成”。
④病虫为害:花穗期影响最严重是荔枝霜霉病,造成花穗大量霉烂。高湿是该病入侵为害的首要条件,25℃是入侵后扩展最适宜的温度,只要5分钟便可以完成入侵过程。入侵后潜伏期20小时,便可使花穗发病。荔枝蝽蟓,爻纹细蛾,卷叶虫,果灰蝶,尺蠖,瘿壁虱,金龟子,木蠹蛾,白蛾蜡蝉等都能为害造成落花落果。
⑤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年抽梢4~5次或更多,梢长。春梢2~4月抽出,夏梢5~7月抽出,秋梢8~10月抽出,冬梢11~12月抽出。上述树体难于成花。花穗中花蒂叶,多是弱花,落花落果也严重。
⑥栽培措施影响:其一,适龄荔枝树多种植于丘陵地,土壤旱、酸、瘦、粘,有机质含量少等弊病,树势弱,引起落花落果。其二,苗木多由劣枝高压而来。良种好株舍不得取枝繁殖,劣种、劣苗广为扩散、蔓延。其三,种植品种单一,一种雌花盛开,粉源不足,授粉受精不良,花而不实。其四,不重视传粉虫媒,忽视荔枝园放蜂
当前正值荔枝小果并列期,不少果农反应近期因气温起伏大雨水多,果园内落果严重,不知该怎么办?
过度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1、盛花期遇到阴雨天气,授粉受精不良。2、小果期低温阴雨多,或高温干旱。3、环割不当,造成树体失水过多,干物质积累少,树体营养失衡。4、小果期过量施化肥,遇雨化肥迅速溶解,毛细根呼吸受阻导致缺氧,影响树体的整个生理循环系统。5、病虫危害。
要进行环割或者根际施肥操作的果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选在天气晴朗且气温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以防环割后遇到高温,叶子蒸腾剧烈,失水过多,影响叶绿素的积累。另外,如施肥后遇上大雨,化肥会迅速溶解,其挥发性会灼伤毛细根,影响根系呼吸。当前这一阶段的广西气候变幻无常,通常是阴雨过后便是艳阳高照,即便是微风徐徐的春天白天气温也能飙升至三十多摄氏度,这种气候十分不利于对果树进行上述操作。
建议广大种植朋友,荔枝小果期宜在不破坏树体的情况下补充营养进行保果和减少生理落果。可在谢花后喷施宇花灵1号500倍液和920进行保果,同时配合杀虫杀菌剂一起喷施预防病虫危害,连续喷施1-2次。如此,不仅可避免环割和根际施肥后遇上不良气候的影响而加重生理落果,还能及时补充幼果发育所需营养,保持树体营养平衡。
生理落果高峰主要是因缺氮、磷等急需养分,造成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夏梢严重抽发。此期可用含氨基酸类及高磷类叶面营养、杀虫剂、杀菌剂一起喷施,对防止此期生理落果及病虫害有显著效果。
9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6 23:55:49荔枝小果期的生理落果主要是由于营养跟不上或者激素不平衡等原因引起,其他原因包括病虫为害、不良天气影响等等。
这时候的落果也是我们常说的第二次生理落果,应对的策略主要是以补充营养和激素为主。简要回答如下,供参考。
营养不足引起的落果
特别是今年各个品种的荔枝成花比较好,能座果的荔枝品种(有些地方有些品种座果不太理想),从目前的情况看,座果率也比较高。
小果期正是果实生长发育的膨大的时候,需要吸取的营养比较多,如果树体营养跟不上,一些弱小的果实因为竞争不过强壮的果实,往往就会脱落下来。
应对措施:1.根部施肥或淋水肥。谢花后及时施肥,以复合肥为主,以结果100斤的树计算,一般可以根据目前的树体壮旺及挂果情况,施入复合肥1--2斤左右。以沟施为主。
我们这里的妃子笑,前段时间趁着下雨,每株撒施了0.5斤左右,后面还要根据情况补充施1次。
2.叶面氮肥。这是最快速补充营养成份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叶面肥的种类比较多,如氨基酸、核甘酸、磷酸二氢钾等等都可以,结合用药防治病虫害时喷。小果期以氨基酸、核甘酸等为主,效果比较好。
激素不平衡引起的落果
我们知道植物体内一般含有大量的内源激素,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等,特别是果实发育时,如果赤霉素少而脱落酸多,就容易引起落果。
应对措施:补充激素,确保树体内源激素均衡。最常用的就是叶面喷赤霉素(920),1克兑水50斤左右喷1次。
病虫为害引起的落果
荔枝果实生长发育期主要病虫害是霜疫霉病、蒂蛀虫和蝽蟓等,如果不及时防治,也容易引起落果,特别是蒂蛀虫,蛀入小果为害后,很容易引起落果。
应对措施:主要是使用农药防治。可以选择的农药如杀毒矾、代森锰锌、金雷多米尔、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等等,按浓度说明使用,几种农药轮换使用即可。
宠来也
2021-12-16 23:55:49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荔枝小果期如何防止生理落果?让我来说一说。
一荔枝果实脱落的原因
荔枝“爱子不惜子, 产量树上地下各一半”。在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 都有果实脱落, 一般坐果率只有2%~12%, 有3个比较明显的生理落果期。造成落果原因有内因、外因及人为, 但寻根追源是由气候、病虫害、养分所决定, 必须抵御不良气候影响, 及时防治病虫害, 合理补充养分, 从而减少落花落果, 才能达到增产增收。
前期落果
主要发生在谢花后10天左右, 从谢花后至果绿豆大小, 在5月上中旬, 占落果总数1/3以上。主要原因如下:
授粉受精不良:荔枝为圆锥花序, 雌雄同株异花, 一花序中雌雄花混生, 异熟间歇开放, 相植期短, 不利受精。雌花比例低, 开放期短, 多于“清明”盛开, 花期短, 2~6天。总花量每穗800~1200朵, 但雌花只占10%以下。如遇低温阴雨, 常发生烂花, 加上雌雄花互争养分, 弱雌花偏多, 影响幼果生长发育, 导致“花而不实”或“花而少实”。
养分不足:开花后消耗大量养分, 没有及时足量补充, 树体难于支撑大量小果生长发育。此时果实开始分大小时期, 有“争大小”, 大果继续发育, 小果脱落, 必须合理调整养分供应, 增强树体养分生产和积累, 减少幼果脱落。
气候异常:荔枝雌雄花形成期3月份要求总日照达150小时以上, 雨量50 mm以下最理想。反之总日照仅在100小时以下, 雨量却超过100 mm, 则落花落果严重。
福建地区适龄荔枝各品种, 雌花盛开在“清明”前后, 花粉在18℃以下发芽率极低, 20~25℃发芽率最适合。而成年树雌花“谷雨”盛开, 比适龄树迟10~15天, 所以说:“谷雨开花, 十年有八年好收成”。
病虫为害:花穗期影响最严重是荔枝霜霉病, 造成花穗大量霉烂。高湿是该病入侵为害的首要条件, 25℃是入侵后扩展最适宜的温度, 只要5分钟便可以完成入侵过程。入侵后潜伏期20小时, 便可使花穗发病。荔枝蝽蟓, 爻纹细蛾, 卷叶虫, 果灰蝶, 尺蠖, 瘿壁虱, 金龟子, 木蠹蛾, 白蛾蜡蝉等都能为害造成落花落果。
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年抽梢4~5次或更多, 梢长。春梢2~4月抽出, 夏梢5~7月抽出, 秋梢8~10月抽出, 冬梢11~12月抽出。上述树体难于成花。花穗中花蒂叶, 多是弱花, 落花落果也严重。
栽培措施影响:其一, 适龄荔枝树多种植于丘陵地, 土壤旱、酸、瘦、粘, 有机质含量少等弊病, 树势弱, 引起落花落果。其二, 苗木多由劣枝高压而来。良种好株舍不得取枝繁殖, 劣种、劣苗广为扩散、蔓延。其三, 种植品种单一, 一种雌花盛开, 粉源不足, 授粉受精不良, 花而不实。其四, 不重视传粉虫媒, 忽视荔枝园放蜂。
二荔枝促花保果措施
1施足壮花肥
荔枝花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坐果率, 施肥是否及时和合理, 直接影响花的发育质量, 所以要提高坐果率, 就必须施足壮花肥。
施见花肥:在1月上旬 (“惊蛰—春分”期间) 凡是抽花穗的树, 及时施1次壮花肥。穗多可多施, 穗少可少施。叶色淡黄多施, 叶色浓绿少施N肥, 多施P、K肥。能结100 kg荔枝树, 可施尿素1 kg, 过钙2 kg, 氯化钾1 kg。
根外追肥:在3月份, 开花前20天左右, 用100 g磷酸二氢钾加50 g硫酸镁加50 g硼砂兑水50kg喷雾, 促进花粉发育和发芽, 利于授粉受精。
雌花始见期:5 g荔枝花宝兑水40 kg喷雾, 促使占总花量10%的雌花发育良好。对因冬季遭受冻害不能抽花穗的荔枝树, 及时用40 g催长素兑水50kg喷雾, 促使吐穗开花。
2创造利于雌花受精的环境
有条件要放蜂授粉, 蜜蜂有效传粉直径200 m, 一箱蜂可在1.33~2.00 hm2的荔枝园内采蜜传粉。有的荔枝树无雄花, 全部是雌花, 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上午9时左右, 露水干后, 摇动树枝, 使雄花掉落而收集, 阴干或在太阳下稍晒片刻, 促使花粉囊破裂而散出花粉。然后把花朵倒入清水, 搅拌后用纱布过滤, 加入硼砂50 g兑水50 kg喷在盛开的雌花上。
雨后摇花, 抖落积水, 防止花穗积水而造成沤花烂花, 从而改善授粉受精条件。受干热风影响的荔枝园, 其雌花柱头上为花粉发芽而分泌的营养液蒸发干枯, 不能完成授粉受精为“烧花”, 必须喷水, 提高花穗的湿度, 使授粉受精过程能顺利进行。
3控穗改变荔枝开花习性
人工摘除花穗:一般在“立春”前后, 即开花前40~50天进行, 早花穗应全部摘除, 但要保留“葫芦节”上1~2 cm处的“隐芽”, 才有利于重抽第2次花穗。
短剪花穗:开花前15~25天进行, “早红”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 “鸟叶”、“兰竹”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 短剪后的花穗长度要保留10~15cm, 这样可推迟雌花期, 改善花穗结构, 提高产果率。
化学控穗:“立春”、“雨水”前后, 对早花型花穗全倒式控穗药剂有0.3%~0.4%五氯酚钠喷雾、40%乙烯利80~100 ml (“雨水”前后用25~40 ml) 加50%青鲜素75 g兑水50 kg喷雾、35%青鲜素200 g兑水50 kg喷雾。
“惊蛰”花前疏蕾或控穗:40%乙烯利12.5~25ml兑水50 kg喷雾。
必须注意化学控穗的药液使用浓度, 必须因品种、季节、树势、物候期而异, 随着物候期往后推移, 用药浓度应逐渐降低, 否则, 控穗后若不能再抽穗, 会造成绝收危险。
4喷洒生长激素保果
谢花后, 果绿豆大时, 1 g防落素兑水50 kg喷雾。
“芒种”前后“九二★”1 g加磷酸二氢钾100 g兑水50 kg喷雾。幼果期长期阴雨天时, 喷洒州烷醇20 ml兑水50 kg, 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芒种”前后施壮果肥, 能结100 kg果的荔枝树, 可施尿素0.5 kg、过钙0.5 kg、氯化钾1.5 kg。
5荔枝病虫害防治
5.1霜霉病
荔枝花穗期至采果前10天左右, 主要的病害是荔枝霜霉病, 为害严重的花穗、花全部脱落, 成“光杆司令”。果实受害从果蒂开始, 最后全果变黑色, 并有黄褐色汁液流出。防治方法: (1) 90%疫霜灵100 g兑水50 kg喷雾。 (2) 20%甲霜灵100 g兑水50 kg喷雾。
5.2荔枝虫害
为害荔枝花果期主要虫害有:爻纹细蛾、果灰蝶、卷叶虫、尺蠖、金龟子、壁虱, 毒蛾、木囊蛾、粉虱、白蛾蜡蝉等, 可用20%双甲脒100 g加90%敌百虫100 g兑水50 kg喷雾或25%苯丁锡100 g加90%敌百虫100 g兑水50 kg喷雾。
匿名网友
2021-12-16 23:55:49荔枝落果,主要与授粉受精不良、养分竞争和种子发育不良有关。可在荔枝开花盛期进行蜜蜂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适时合理追肥补充养分。加强综合管理,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使叶片制造更多养分,供果实生长发育。
如何防治荔枝落花落果
荔枝保果壮果是荔枝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中经常出现保果难、坐果少、果形差、畸形果多等问题,影响着荔枝的产量和价格,导致种植户收益低。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地保果壮果呢?
一、荔枝落果原因分析
荔枝的座果率高低受品种、气候、花质、花量、树体营养水平以及激素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荔枝有三次明显的生理落果高峰:次生理落果是指荔枝母花谢后6-10天(绿豆大小),主要与授粉受精不良导致促进类激素低以及花量大、营养不足有关;第二次生理落果是指荔枝谢花后15-25天(黄豆大小),荔枝新旧器官交替出现造成生长素、赤霉素等急剧降低有关;第三次生理落果是指荔枝谢花后40-45天(拇指头大小),主要与种胚败育及营养供给不足有关。
二、荔枝保果壮果的管理措施
1、物理措施促进荔枝授粉,提高座果率
(1)花期果园放蜂,提高座果率。
(2)短截花穗,减少花量和养分消耗,提高座果率。
(3)花期防雨天沤花,旱天烧花。花期遇阴雨无风天气,应进行摇枝处理,防止沤花;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花蜜浓度高,有碍昆虫传粉。
2、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保果膨果
3、环割保果
谢花后对主干的2-3级枝条进行环割,增加枝梢养分积累,暂时阻止叶片合成的有机养分转移到根系,增加果实生长所需的养分,以提高坐果率。
4、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病害以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为主;虫害以荔枝蒂蛀虫、荔枝蝽象虫为主。
宠来也
2021-12-16 23:55:49很高兴参与此问题的讨论,下面就此问题做简要分享,希望能帮助到你。荔枝花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劣质花果因授粉受精和树体营养不良等原因而发生落花落果。荔枝的落花落果一般有3~4次,分别为花期败育落花、幼果早中期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为减少落花落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花芽分化期的管理
花芽分化是开花结果的基础,结果母枝发育成熟得越早,花芽就分化得越好,花穗就越大,因此科学控制秋梢的萌发时期和生长速度,就控制住了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高产稳产,也就控制住了落花落果量。
二、春季花期管理
(1)疏除密穗
荔枝在早春萌芽开花期,花穗与春梢在营养需求上竞争矛盾十分激烈,花穗过多会消耗大量养分显著削弱春梢生长,并影响到秋梢的优质发育与花芽分化。所以在早春花雷显现期,如果发现花穗过多过密应趁早进行疏除,尽量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促进花穗优质发育和春梢健壮发展。
(2)短截花穗
在花穗抽出时剪去穗尖,或用喷药方法使穗顶枯萎,可促进侧穗抽生,减少花量、节省养分和推迟花期,增加雌花比例而提高其坐果率。化学药剂可用浓度为30~500mg/L的40%乙烯利、500~100mgL的青鲜素或1000mg/L的比久等。
(3)摘除小叶
荔枝的花芽为混合花芽,萌发后可形成带有叶片的花序,但花序基部的叶片面积小、功能弱而消耗多,不利于坐果发育。在早春花穗抽出后及早摘除花穗上处于生长发育状态的小叶,有利于节省树体养分而促进花穗发育和提高坐果率。
(4)摇枝喷水
在早春开花期,如遇阴雨天,可通过摇枝方式摇落其花穗上的凋谢花朵和滞留水滴,从而改善花朵受精和幼果发育环境,实现提高花穗坐果率的目的。
(5)疏除幼果
对于畸形花结的幼果或超过树体营养负载能力的过多的果,因发育不完善,为节省无效的营养消耗,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于劣质幼果应及时疏除。
三、夏季幼果管理
进入初夏,幼果与夏梢生长存在着激烈的营养竞争,应做好疏除过多幼果和控制新梢过旺生长两方面的工作。
(1)疏除密果
超负荷的结果会引起激烈的营养竞争,使树体营养严重缺乏,导致果实变小、成熟延迟、品质降低和树体衰弱,并影响树体在以后几年的正常生长与结果平衡,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荔枝疏果以早为好,按30~50:1的叶果比进行控制比较合理。
(2)控制旺梢
夏梢的过旺生长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树冠的通风透光,进而干扰树体养分的生产与积累。控制夏梢生长,可保障果实优质发育和树冠内膛通风透光,保障树体的营养生产与积累。
宠来也
2021-12-16 23:55:49预防夏梢
夏梢的抽发会消耗大量养分,与幼果争夺营养,从而加剧生理落果。
措施:对于生长偏旺的结果树,特别是幼年结果树,可采取环割保果方法。环割保果一般进行2次,注意环割不适用于树龄老丶树势弱的树,己进行了环割处理的也不宜采用。
随着气温回升,加之近期空气湿度较大,此时病虫害开始活跃。荔枝保果期主要病虫害有霜疫霉病,炭疽病丶蝽象丶尺蠖丶蚜虫丶吊丝虫丶蒂蛀虫丶毒蛾等,开花前丶谢花后及时喷药防控。
营养平衡:
荔枝生理落果有三次,一次生理落果高峰期在开花后7-14天,占幼果总数的50%-60%,主要原因是雌花授粉受精不好,花芽分化期补硼补锌,促进花壮花多,开花期预防焗花,沤花,利于提高坐果率,都可减少因授粉受精不好造成的落果。二次生理落果期是荔枝果实开始转“鸭母嘴”,主要是荔枝的胚乳消失,果树体内细胞分裂素丶赤霉素丶生长素水平下降,夏梢大量抽发消耗养分引起。
三次生理落果是采果前15天内,主要原因是果实养分供应不足以及病虫害危害造成。
因此针对荔枝落果,需要从谢花后开始保果,持续到采果。荔枝谢花后,小果快速分裂,此时需要磷钾钙硼锌等养分,补磷,促进细胞分裂,提供能量,补钾,使细胞壁通透性更高,补钙,增厚细胞壁,维持细胞稳定性,补硼,细胞壁和细胞膜弹性更好。因此,建议果农在荔枝谢花8成开始,连续喷施2-3次微补果力,500倍+微补硼力1500倍,混配杀菌剂或调节剂,保果减少落果,促进幼果转青与膨大
,干旱时淋水,高温丶日照强时,要对树冠喷水,雨多积水时排水,防止干旱或积水造成的大量落果丶裂果。
匿名网友
2021-12-16 23:55:49当前正值荔枝小果并列期,不少果农反应近期因气温起伏大雨水多,果园内落果严重,不知该怎么办?现在,宇花灵技术团队为你支招。
“荔枝小果并列期要预防生理落果期提前,造成过度生理落果,影响产量。”广西农科院水果专家、宇花灵技术创始人阮经宙说,由生理落果引起的少量落果是正常的,但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大量落果,此时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预防生理落果期提前,防止大量落果。
阮经宙分析了过度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1、盛花期遇到阴雨天气,授粉受精不良。2、小果期低温阴雨多,或高温干旱。3、环割不当,造成树体失水过多,干物质积累少,树体营养失衡。4、小果期过量施化肥,遇雨化肥迅速溶解,毛细根呼吸受阻导致缺氧,影响树体的整个生理循环系统。5、病虫危害。
宇花灵技术人员分析认为,要进行环割或者根际施肥操作的果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选在天气晴朗且气温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以防环割后遇到高温,叶子蒸腾剧烈,失水过多,影响叶绿素的积累。另外,如施肥后遇上大雨,化肥会迅速溶解,其挥发性会灼伤毛细根,影响根系呼吸。当前这一阶段的广西气候变幻无常,通常是阴雨过后便是艳阳高照,即便是微风徐徐的春天白天气温也能飙升至三十多摄氏度,这种气候十分不利于对果树进行上述操作。
阮经宙建议广大种植朋友,荔枝小果期宜在不破坏树体的情况下补充营养进行保果和减少生理落果。可在谢花后喷施宇花灵1号500倍液和920进行保果,同时配合杀虫杀菌剂一起喷施预防病虫危害,连续喷施1-2次。如此,不仅可避免环割和根际施肥后遇上不良气候的影响而加重生理落果,还能及时补充幼果发育所需营养,保持树体营养平衡。
1、幼果落果期。
开花后7—14天小果大量脱落,占幼果总数的50%—60%,此期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种胚不能发育;大量好花营养消耗大,树体亏损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气候不良,特别是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应采取的措施为:
①培土施肥。于荔枝吐蕾开花前进行培土、每株盛产期荔枝树应培土0.5吨左右,底施3×16复合肥2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千克;生物磷钾肥1千克;另加‘绿元精’植物根部营养液500毫升、硼砂200克兑水50千克浇施。
②病虫防治。每50千克水中加90%疫霜灵100克;60%防霉宝60克;5%高效灭百可20毫升;0.6%阿维虫清25毫升;‘云大—120’4支于荔枝开花前,结果后各叶喷一次。
③树体修剪。在荔枝吐蕾开花前进行疏枝,去掉过密的枝杆和枯枝,以利通风。
2、中期落果。
此期落果高峰出现在假种皮(果肉)发育至种核一半位置时。(荔枝果实开始转‘鸭母嘴’即荔枝雌花开后50天左右),
此期落果的主要原因是:①连续阴雨或急风暴雨;②过分干旱、病虫危害;③夏梢大量抽发、消耗大量养分。中期落果数量虽然比幼果期少,但对产量影响很大,
因此,其防治措施应为:
①根外追肥。每50千克水中加磷酸二氢钾100克,1.8%爱多收10毫升(或‘云大—120’4支)自荔枝开花结果后20天每10天叶喷一次。
②病虫防治。每50千克水中加58%甲霜灵锰锌100克,60%防霉宝60克,20%杀铃腺10克,80%杀虫单20克自花后一个月开始每15天叶喷一次。
3、采果前落果。
通常出现在采果前15天内。
落果的主要原因是:①果实急剧加重,养分供应不足;②病虫危害(如爻纹细蛾、霜疫霉病等)。采果前落果数量虽然较少,但经济损失最大。要加倍重视防治。
其措施有:
①及时清除果园杂草和落叶落果。
②重点防治爻纹细蛾和霜疫霉病。
③对挂果多的树用惠满丰或果蔬动力高效液肥1000倍液自采收前20天每5天叶喷一次。
匿名网友
2021-12-16 23:55:49一、荔枝落果的原因
荔枝在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果实脱落,一般坐果率只有2%~12%,有3个比较明显的生理落果期。造成落果原因有内因、外因及人为。
荔枝前期落果:该时期主要发生在荔枝谢花后10天左右,从谢花后至果绿豆大小,在5月上中旬,占落果总数1/3以上。主要原因如下:
①授粉受精不良:荔枝为圆锥花序,雌雄同株异花,一花序中雌雄花混生,异熟间歇开放,相植期短,不利受精。雌花比例低,开放期短,多于“清明”盛开,花期短,2~6天。总花量每穗800~1200朵,但雌花只占10%以下。如遇低温阴雨,常发生烂花,加上雌雄花互争养分,弱雌花偏多,影响幼果生长发育,导致“花而不实”或“花而少实”。
②养分不足:开花后消耗大量养分,没有及时足量补充,树体难于支撑大量小果生长发育。此时果实开始分大小时期,有“争大小”,大果继续发育,小果脱落,必须合理调整养分供应,增强树体养分生产和积累,减少幼果脱落。
③气候异常:荔枝雌雄花形成期3月份要求总日照达150小时以上,雨量50米米以下最理想。反之总日照仅在100小时以下,雨量却超过100米米,则落花落果严重。福建地区适龄荔枝各品种,雌花盛开在“清明”前后,花粉在18℃以下发芽率极低,20~25℃发芽率最适合。而成年树雌花“谷雨”盛开,比适龄树迟10~15天,所以说:“谷雨开花,十年有八年好收成”。
④病虫为害:花穗期影响最严重是荔枝霜霉病,造成花穗大量霉烂。高湿是该病入侵为害的首要条件,25℃是入侵后扩展最适宜的温度,只要5分钟便可以完成入侵过程。入侵后潜伏期20小时,便可使花穗发病。荔枝蝽蟓,爻纹细蛾,卷叶虫,果灰蝶,尺蠖,瘿壁虱,金龟子,木蠹蛾,白蛾蜡蝉等都能为害造成落花落果。
⑤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年抽梢4~5次或更多,梢长。春梢2~4月抽出,夏梢5~7月抽出,秋梢8~10月抽出,冬梢11~12月抽出。上述树体难于成花。花穗中花蒂叶,多是弱花,落花落果也严重。
⑥栽培措施影响:其一,适龄荔枝树多种植于丘陵地,土壤旱、酸、瘦、粘,有机质含量少等弊病,树势弱,引起落花落果。其二,苗木多由劣枝高压而来。良种好株舍不得取枝繁殖,劣种、劣苗广为扩散、蔓延。其三,种植品种单一,一种雌花盛开,粉源不足,授粉受精不良,花而不实。其四,不重视传粉虫媒,忽视荔枝园放蜂
匿名网友
2021-12-16 23:55:49当前正值荔枝小果并列期,不少果农反应近期因气温起伏大雨水多,果园内落果严重,不知该怎么办?
过度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1、盛花期遇到阴雨天气,授粉受精不良。2、小果期低温阴雨多,或高温干旱。3、环割不当,造成树体失水过多,干物质积累少,树体营养失衡。4、小果期过量施化肥,遇雨化肥迅速溶解,毛细根呼吸受阻导致缺氧,影响树体的整个生理循环系统。5、病虫危害。
要进行环割或者根际施肥操作的果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选在天气晴朗且气温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以防环割后遇到高温,叶子蒸腾剧烈,失水过多,影响叶绿素的积累。另外,如施肥后遇上大雨,化肥会迅速溶解,其挥发性会灼伤毛细根,影响根系呼吸。当前这一阶段的广西气候变幻无常,通常是阴雨过后便是艳阳高照,即便是微风徐徐的春天白天气温也能飙升至三十多摄氏度,这种气候十分不利于对果树进行上述操作。
建议广大种植朋友,荔枝小果期宜在不破坏树体的情况下补充营养进行保果和减少生理落果。可在谢花后喷施宇花灵1号500倍液和920进行保果,同时配合杀虫杀菌剂一起喷施预防病虫危害,连续喷施1-2次。如此,不仅可避免环割和根际施肥后遇上不良气候的影响而加重生理落果,还能及时补充幼果发育所需营养,保持树体营养平衡。
匿名网友
2021-12-16 23:55:49生理落果高峰主要是因缺氮、磷等急需养分,造成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夏梢严重抽发。此期可用含氨基酸类及高磷类叶面营养、杀虫剂、杀菌剂一起喷施,对防止此期生理落果及病虫害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