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来也
宠来也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8年前

回答
0
文章
5
关注者
1

2月龄犬的喂养   

2月龄犬这个时候狗狗的年龄还比较小,在这个阶段食物的喂养一般按照一天三餐的来喂养比较规律,比如早餐是8时,午餐1时左右,晚餐可以在6时左右进行喂食,以后也进行这样的喂养习惯,培养狗狗的吃食习惯,因为狗狗身体成长,所以可以在分量上进行稍微的增加,一般隔一周在原来的分量上可以增加1/5的左右,因为狗狗每天喂养三次,所以大便也是三次,在狗狗小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因为开心或恐惧而撒尿的情况,这是神经质的表现,这种情况一般是难以控制的,不用带它去看病或者做什么手术,这种情况到成年后,等神经成熟了自己自动会消失,在狗狗小的时候最好要对小狗狗进行基础的教育,在进食时,不要让他边吃边玩,若它在进食时突然停下来去玩,可以对他进行一些惩罚,如果他安静的时候,可以进行表扬。

3~5月龄犬的喂养

这个阶段是犬仔非常重要的成长期,应满足犬的各种营养需求,可以喂给犬专用的干燥犬粮和米饭。可将煮熟的肉、鱼、菜以及肉汤一起加入专用的食物中调和,或同米饭、面食混合,肉类的食物推荐可以给狗狗吃些主任,牛肉,鸡胸肉类,这些肉类比较好消化,也可以在食物中加些钙粉和维生素A、D液。在这个时期,一般早晚2次大便,量也较多。犬仔出生4个月时,乳齿开始脱落,永久齿开始生长,致使牙根部发痒,而出现胡乱啃咬,应制止这种不良行为。体检,每月一次健康检查和大小便化验。预防注射:在前两次注射疫苗后,再一次加强免疫,进行重复注射。  

6~8个月龄犬的喂养

6月龄是犬一生中按其体重讲吃得最多的时期。这是狗狗长身体的阶段,所供食物的营养要丰富并且全面,对犬未来的身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参考使用4~5月龄的食物。喂养中型以上的犬,达到6月龄时,即给犬带上颈圈系上拉绳到户外进行散步。刚开始散步,不少犬胆子小而不愿走。先将她抱出去找个安静的地方呆一会儿,然后让她走回来。这样经过几次,习惯之后,她就愿意出走散步了。 散步时间,早晚各一次为宜,一般每次散步时间,小型犬10分钟,中型犬20~30分钟,大型犬每次1小时即可。



两个月的阿拉斯加已经长牙齿了,可以喂幼犬粮和干净的水,一天三餐,适量即可。也可以喂肉食,米饭,但是应该少油盐,不要喂熟的鸡骨头,以免划伤或者卡住消化道。有些养主会给狗狗吃生骨肉,也比较符合狗狗的食性。平时可以补充钙质,避免因食物摄入不足的钙导致骨骼问题。


秋季是必须驱虫的季节,寄生虫 种类及其临床症状

巴贝斯虫病。该病具有5~10天的潜伏期, 病牛初期体温明显升高, 能够达到41.5℃, 呈现稽留热,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反刍缓慢, 出现便秘。随着症状的加重, 经过2~3天会表现出呼吸急迫, 脉搏加速, 机体逐渐消瘦, 并伴有贫血、黄疸。发病后期, 病牛非常虚弱, 停止采食, 可视黏膜呈苍白色, 具有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 排出褐色粪便, 并散发恶臭味。病牛呈急性经过时, 病程能够持续1周。病牛症状较轻时, 在出现血红蛋白尿后的3~4天体温逐渐降低, 且排出清澈的尿液, 症状逐渐缓解。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 最容易感染的是1~7月龄的犊牛, 8月龄左右则较少发病;成年牛通常作为带虫者, 能够持续长达2~3年的时间带虫, 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出现发病。

球虫病。发病初期, 病牛排出略稀的粪便, 其中混杂少量血液或者纤维性黏膜, 部分还会排出血块, 一般会散发恶臭味, 导致肛门及后肢附着血便, 食欲不振, 机体逐渐消瘦, 被毛粗乱, 贫血, 症状严重时经过大约1周发生死亡。

肝片吸虫病。急性型, 病牛表现出高烧发热, 且按压肝部具有痛感, 进行听诊发现浊音区面积增大, 反应迟钝, 少数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甚至发生猝死。慢性型, 病牛表现出食欲减退, 贫血, 机体消瘦, 口腔黏膜呈苍白色, 腹下或者胸部发生水肿等。如果母牛妊娠期感染该病, 会导致产奶量显著减少, 还可能引起流产。

牛螨病。该病也叫做癞病, 病牛主要特征是湿疹性皮炎, 被毛脱落, 高度传染等。病牛通常混合感染疥螨和痒螨, 感染后表现出明显瘙痒, 且会长时间摩擦患处, 进而造成该处被毛脱落、皮肤增厚, 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扩散至全身。

2 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巴贝斯虫病, 病牛按体重使用7~10mg/kg三氮脒 (血虫净、贝尼尔) , 配制成7%的溶液进行分点肌肉注射, 每天1次, 连用2次;也可按每100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mg 5%硫酸喹啉脲注射液 (阿卡普林) ;也可按体重使用3mg/kg黄色素, 配制成1%的溶液后进行静脉注射;也可采取黄花蒿中药疗法, 即取适量新鲜的幼嫩黄花蒿枝叶, 捣碎后浸泡在冷水, 经过30~60min即可连渣灌服, 每头每天共服用3~5kg, 分成2次在上午、下午使用1次, 直到红细胞染虫率降低到1%以下;还可采取输血疗法, 即取300~500mL健康牛的血液, 间隔1天给病牛静脉输入1次, 连续进行2~3次。球虫病, 常选择使用敌菌净, 没有副作用, 预防和治疗效果都较好, 具体用量根据病牛症状轻重确定, 每天1次, 连续使用3天;同时, 为抑制肠道出血, 可肌肉注射8g磺胺嘧啶钠或者维生素K, 连续使用3天。肝片吸虫病, 病牛可按体重口服40~50 mg/kg硫双二氯酚;也可按体重使用3~4mg/kg硝氯酚添加在饲料中混饲, 或者按体重肌肉注射0.5~1.0 mg/kg, 治疗效果较好;也可按体重服用10mg/kg碘醚柳胺, 驱虫效果良好。牛螨病, 病牛要立即进行隔离, 并使用药物驱虫, 一般选择使用0.1%杀虫脒水溶液、0.05%辛硫磷、0.05%蝇毒磷或者0.03%~0.05%胺丙畏乳油水溶液, 用药后要避免相互舔食, 防止发生中毒。

合理放牧。牛群在养殖区内要采取轮流放牧, 即让其在一段时间内固定在一个草场采食牧草, 从而确保全部牛采食牧草的安全性, 也能够防止牛间由于采食不同的牧草感染病菌而引起交叉感染。另一方面, 轮流放牧还能够防止破坏草场资源, 以使草场恢复良好, 能够长出品质优良的牧草, 从而确保牛能够采食含有丰富营养的牧草。另外, 牛群还要采取分群放牧。从动物医学角度来说, 幼牛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 因而相对来说更容易感染病菌, 而成年牛具有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如果幼牛和成年牛混合在一起放牧, 幼牛非常容易感染成年牛可能携带的病菌, 进而使其成活率降低。

加强饲养管理。牛群要供给清洁饲料, 保持水源干净卫生, 禁止饮用污水和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饮水。牛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 这是由于粪便中一般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且其照射阳光就会形成有毒的病菌, 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就非常容易导致牛感染病原微生物。饲养人员要将粪便运送到适宜的地点, 防止粪便进入河流而导致水源被污染。

预防性驱虫。牛群要选择在最佳时机进行驱虫, 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每年要进行2次驱虫, 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这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春防秋治”以及秋季驱虫, 能够确保牛安全越冬。驱虫时, 要选择使用安全的正规药品, 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用药量。为防止形成抗药性, 禁止长时间或者过度频繁使用同一种药物, 交替使用具有相同功能的药品。药品可通过多种途径使用, 即皮肤渗透、药浴、口服、注射、皮下包埋等。另外, 肉牛进行驱虫时, 必须具有适当的停药期。

巴贝斯虫病。该病具有5~10天的潜伏期, 病牛初期体温明显升高, 能够达到41.5℃, 呈现稽留热,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反刍缓慢, 出现便秘。随着症状的加重, 经过2~3天会表现出呼吸急迫, 脉搏加速, 机体逐渐消瘦, 并伴有贫血、黄疸。发病后期, 病牛非常虚弱, 停止采食, 可视黏膜呈苍白色, 具有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 排出褐色粪便, 并散发恶臭味。病牛呈急性经过时, 病程能够持续1周。病牛症状较轻时, 在出现血红蛋白尿后的3~4天体温逐渐降低, 且排出清澈的尿液, 症状逐渐缓解。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 最容易感染的是1~7月龄的犊牛, 8月龄左右则较少发病;成年牛通常作为带虫者, 能够持续长达2~3年的时间带虫, 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出现发病。

球虫病。发病初期, 病牛排出略稀的粪便, 其中混杂少量血液或者纤维性黏膜, 部分还会排出血块, 一般会散发恶臭味, 导致肛门及后肢附着血便, 食欲不振, 机体逐渐消瘦, 被毛粗乱, 贫血, 症状严重时经过大约1周发生死亡。

肝片吸虫病。急性型, 病牛表现出高烧发热, 且按压肝部具有痛感, 进行听诊发现浊音区面积增大, 反应迟钝, 少数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甚至发生猝死。慢性型, 病牛表现出食欲减退, 贫血, 机体消瘦, 口腔黏膜呈苍白色, 腹下或者胸部发生水肿等。如果母牛妊娠期感染该病, 会导致产奶量显著减少, 还可能引起流产。

牛螨病。该病也叫做癞病, 病牛主要特征是湿疹性皮炎, 被毛脱落, 高度传染等。病牛通常混合感染疥螨和痒螨, 感染后表现出明显瘙痒, 且会长时间摩擦患处, 进而造成该处被毛脱落、皮肤增厚, 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扩散至全身。

1 种类及其临床症状

巴贝斯虫病。该病具有5~10天的潜伏期, 病牛初期体温明显升高, 能够达到41.5℃, 呈现稽留热,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反刍缓慢, 出现便秘。随着症状的加重, 经过2~3天会表现出呼吸急迫, 脉搏加速, 机体逐渐消瘦, 并伴有贫血、黄疸。发病后期, 病牛非常虚弱, 停止采食, 可视黏膜呈苍白色, 具有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 排出褐色粪便, 并散发恶臭味。病牛呈急性经过时, 病程能够持续1周。病牛症状较轻时, 在出现血红蛋白尿后的3~4天体温逐渐降低, 且排出清澈的尿液, 症状逐渐缓解。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 最容易感染的是1~7月龄的犊牛, 8月龄左右则较少发病;成年牛通常作为带虫者, 能够持续长达2~3年的时间带虫, 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出现发病。

球虫病。发病初期, 病牛排出略稀的粪便, 其中混杂少量血液或者纤维性黏膜, 部分还会排出血块, 一般会散发恶臭味, 导致肛门及后肢附着血便, 食欲不振, 机体逐渐消瘦, 被毛粗乱, 贫血, 症状严重时经过大约1周发生死亡。

肝片吸虫病。急性型, 病牛表现出高烧发热, 且按压肝部具有痛感, 进行听诊发现浊音区面积增大, 反应迟钝, 少数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甚至发生猝死。慢性型, 病牛表现出食欲减退, 贫血, 机体消瘦, 口腔黏膜呈苍白色, 腹下或者胸部发生水肿等。如果母牛妊娠期感染该病, 会导致产奶量显著减少, 还可能引起流产。

牛螨病。该病也叫做癞病, 病牛主要特征是湿疹性皮炎, 被毛脱落, 高度传染等。病牛通常混合感染疥螨和痒螨, 感染后表现出明显瘙痒, 且会长时间摩擦患处, 进而造成该处被毛脱落、皮肤增厚, 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扩散至全身。

2 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巴贝斯虫病, 病牛按体重使用7~10mg/kg三氮脒 (血虫净、贝尼尔) , 配制成7%的溶液进行分点肌肉注射, 每天1次, 连用2次;也可按每100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mg 5%硫酸喹啉脲注射液 (阿卡普林) ;也可按体重使用3mg/kg黄色素, 配制成1%的溶液后进行静脉注射;也可采取黄花蒿中药疗法, 即取适量新鲜的幼嫩黄花蒿枝叶, 捣碎后浸泡在冷水, 经过30~60min即可连渣灌服, 每头每天共服用3~5kg, 分成2次在上午、下午使用1次, 直到红细胞染虫率降低到1%以下;还可采取输血疗法, 即取300~500mL健康牛的血液, 间隔1天给病牛静脉输入1次, 连续进行2~3次。球虫病, 常选择使用敌菌净, 没有副作用, 预防和治疗效果都较好, 具体用量根据病牛症状轻重确定, 每天1次, 连续使用3天;同时, 为抑制肠道出血, 可肌肉注射8g磺胺嘧啶钠或者维生素K, 连续使用3天。肝片吸虫病, 病牛可按体重口服40~50 mg/kg硫双二氯酚;也可按体重使用3~4mg/kg硝氯酚添加在饲料中混饲, 或者按体重肌肉注射0.5~1.0 mg/kg, 治疗效果较好;也可按体重服用10mg/kg碘醚柳胺, 驱虫效果良好。牛螨病, 病牛要立即进行隔离, 并使用药物驱虫, 一般选择使用0.1%杀虫脒水溶液、0.05%辛硫磷、0.05%蝇毒磷或者0.03%~0.05%胺丙畏乳油水溶液, 用药后要避免相互舔食, 防止发生中毒。

合理放牧。牛群在养殖区内要采取轮流放牧, 即让其在一段时间内固定在一个草场采食牧草, 从而确保全部牛采食牧草的安全性, 也能够防止牛间由于采食不同的牧草感染病菌而引起交叉感染。另一方面, 轮流放牧还能够防止破坏草场资源, 以使草场恢复良好, 能够长出品质优良的牧草, 从而确保牛能够采食含有丰富营养的牧草。另外, 牛群还要采取分群放牧。从动物医学角度来说, 幼牛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 因而相对来说更容易感染病菌, 而成年牛具有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如果幼牛和成年牛混合在一起放牧, 幼牛非常容易感染成年牛可能携带的病菌, 进而使其成活率降低。

加强饲养管理。牛群要供给清洁饲料, 保持水源干净卫生, 禁止饮用污水和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饮水。牛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 这是由于粪便中一般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且其照射阳光就会形成有毒的病菌, 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就非常容易导致牛感染病原微生物。饲养人员要将粪便运送到适宜的地点, 防止粪便进入河流而导致水源被污染。

预防性驱虫。牛群要选择在最佳时机进行驱虫, 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每年要进行2次驱虫, 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这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春防秋治”以及秋季驱虫, 能够确保牛安全越冬。驱虫时, 要选择使用安全的正规药品, 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用药量。为防止形成抗药性, 禁止长时间或者过度频繁使用同一种药物, 交替使用具有相同功能的药品。药品可通过多种途径使用, 即皮肤渗透、药浴、口服、注射、皮下包埋等。另外, 肉牛进行驱虫时, 必须具有适当的停药期


频繁的回头咬身上,频繁用后脚瘙痒,身上有红疹子,剥开毛能看见虫,或者看见虫子的粪便。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1、皮肤粗糙无光泽。

2、牙龈苍白无血色。

3、肚子变大或者体重年轻

4、会不停挠痒痒


1、越吃越瘦

如果你家猫咪在吃的方面都是很正常,但是身体却是一直不肥反而偏瘦的话,那么你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有虫的表现。

因为猫咪感染了体内寄生虫后,会反应为吃饭正常却很瘦、肚子大但身子很瘦、便便里有活虫子等现象!

2、蹭屁股

如果你发现你家猫咪经常出现蹭屁股,那么你就要注意了,这是感染绦虫的表现之一,除了出现蹭屁股之外,狗狗还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的。

所以平时主人一定要主人驱虫的工作,还有也要多注意一些猫咪的卫生之类的,毕竟猫咪感染寄生虫,这与它们平时的生活环境、饲养方式是离不开的!

3、出现抓挠

要是你家猫咪经常出现抓挠的情况,那么你就要给它驱虫了,这是有跳蚤的表现,而且身体还可能表现为剧烈瘙痒或过敏性皮炎。

所以主人一定要定期的给猫咪驱虫,这样不仅对猫有好处,而且对自己也带来了好处!

4、经常拉稀

通常猫咪肠道含有寄生虫以后,会出现拉稀、呕吐情况的,主人一定要排查原因,看下猫咪的呕吐物之类的有没有虫。

如果一旦发现主人就要给它驱虫了,而驱虫药是一种杀虫剂,对猫的肠胃粘液也有一定的刺激,有些猫肠胃不好的,可能会出现严重呕吐,拉稀,建议主人可以喂食宠物益生菌,可以减少驱虫药对肠道刺激!

5、咳嗽呼吸急促

要是你有细心观察的话,那么肯定知道猫咪也是会咳嗽的,如果说猫咪咳嗽的次数太过频繁,而且还表现呼吸急促的话,那么你就要注意了。

这是猫咪肚子有虫的表现,感染心丝虫或弓形虫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平时主人主人要多加留意猫咪症状!


相信不少宠主在养猫的过程中都会给猫咪驱虫吧,那怎么知道猫咪有没有虫呢。如果你家猫咪有下面这7种表现,说明它的肚子已经爬满虫子了,要赶紧给它驱虫了,不然后果很严重!

1、毛发干枯

正常情况下,猫咪的毛发都是柔顺有光泽的,如果你家猫咪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没有改变,毛发却变得粗糙无光、干枯。那猫咪可能是感染了寄生虫导致的脱水或者营养不良的症状。宠主可以看看猫咪的毛发,看有没有黑色的小颗粒,如果有那就是有寄生虫了。

2、怎么吃都不胖

如果你家猫咪饮食正常,甚至是比以前的食量大了,但就是不长肉,甚至越来越消瘦,那可能是它的肚子已经爬满虫子了,里面的寄生虫吸取了食物的营养成分,所以猫咪怎么吃都不胖。要是这种情况,宠主要赶紧帮猫咪驱虫了,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害猫咪的生命。

3、摩擦屁股、经常抓挠身体

如果你家猫咪经常出现在地上磨屁股、或者经常抓挠自己的身体,说明它可能感染绦虫、跳蚤等寄生虫了。宠主平时一定要定期给猫咪驱虫,并且保证猫咪自身和居住的环境卫生,这是很重要的!

4、猫咪变得嗜睡

如果你家猫咪食欲正常,没有生病的迹象,但是睡眠时间却比平常多,那猫咪也可能是感染寄生虫了。因为猫咪体内的寄生虫是吸收肠道内的营养物质生存的,猫咪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就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

5、牙龈发白

正常健康的猫咪牙龈应该是呈粉红色的,如果你家猫咪牙龈发白,这很可能是猫咪感染寄生虫而出现贫血的症状了,猫咪的肚子里可能已经爬满虫子了。这种情况最好及时带猫咪就医治疗。

6、经常呕吐、拉稀

如果你家猫咪经常出现呕吐、拉稀等现象,那么你就要注意了,猫咪可能是感染上蠕虫了。这种寄生虫会刺激猫咪的胃肠道,引起猫咪呕吐、拉稀。猫咪经常性地呕吐,可能肚子已经爬满虫子了,宠主要赶紧帮它驱虫哦!

7、粪便有虫体

宠主还可以观察一下猫咪排出的粪便中有没有虫子,要是大便里拉出有活的虫体或拉血,那也说明猫咪的肚子可能已经爬满虫子了。宠主一定要引起重视,要赶紧给猫咪驱虫了,不然后果会很严重。

驱虫药对猫咪的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猫咪呕吐,宠主在驱虫时,可以给猫咪吃些益生菌调理,补充体内益生菌,改善肠道紊乱问题,有效解决呕吐、拉稀,缓解不适。

饲养猫咪注意:

平时在饲养猫咪时,一定要定期给猫咪进行体内外的驱虫,并且做好猫咪的日常护理工作,这样猫咪感染寄生虫的几率就会降低,猫咪也会更健康。

想要猫咪健康,除了要定期驱虫,还要多注意猫咪的饮食问题,猫咪缺乏蛋白质容易出现营养不亮,毛发暗淡等问题。宠主平时在选择猫粮时,要尽量选择一款营养均衡的。

比如“馋不腻天然猫粮”,选用的是鸡肉、海鱼,搭配野菊花,高蛋白不上火,满足猫咪营养需求。特别添加的深海鱼油、海藻粉,对猫咪的毛发有一定的好处。

猫咪有寄生虫会出现排便带虫卵、软便等情况,如果猫咪有出现这种行为,主人就要立刻给猫咪进行驱虫了,那么主人要首先了解猫咪驱虫前的必要准备。


1、检查猫咪身体情况

给猫咪驱虫的时候,要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如有出现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怀孕等,不建议给猫咪驱虫,另外,猫咪刚打完疫苗要在家中观察5~7天再进行。


2、驱虫药的选择

市面上的驱虫药有很多,应该现在一款合适的驱虫药,建议主人给猫咪喂食喵汪清宠这类宠物驱虫药,能够较好的驱虫体内的虫体,不过在喂食前要称好体重,合理用量。


3、驱虫后反应

每一只猫咪的体质和吸收能力不同,部分猫咪吃完驱虫之后,可能会出现拉肚子、呕吐,这种情况当虫体驱掉之后就恢复正常了,期间主人可以喂食喵常益这类益生菌,减轻肠胃负担。

猫咪寄生虫分体内和体外。体外的寄生虫,平常经常能够看到的就是蜱虫和跳蚤等,发生之后就会出现瘙痒的情况,要是情况比较严重还有可能会出现皮肤方面的疾病。如果是属于体内的寄生虫,一般都是绦虫或者蛔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导致猫咪出现腹泻的情况,另外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或者体型偏瘦等,因此定期驱虫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猫咪体外寄生虫猫的体外寄生虫一般有:跳蚤、虱子等等。

1.跳蚤:是猫猫的一种常见体外寄生虫病,由于跳蚤叮咬、吸血,同时分泌毒素,影响血凝,造成奇痒,干扰睡眠和休息,使猫咪烦躁不安,时间长了会严重影响其体质。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跳蚤几天便会死亡,对它们而言,干燥比饥饿对其的危害度更大。平时替它洗澡的时候可以用合适的洗毛香波来清洗,并保证猫猫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螨虫:分为疥螨和耳痒螨。疥螨是寄生在猫猫皮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猫的耳部、面部、眼睑和颈部等地方,症状表现为瘙痒、脱毛、皮肤发红等等。耳痒螨则是寄生在猫耳皮内所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摇头并用爪抓瘙痒的部位,耳朵发炎,并出现红肿和过敏现象,严重时会有液状物流出,并能看到外耳道处得棕黑色痂皮。

2.虱子:这是一种寄生在猫猫的皮肤上的外寄生虫,会引起皮肤发炎、脱毛,猫咪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如果发现有跳蚤的话,主人们应该马上替它们拿掉虱子,如果几天之后猫猫出现有呕吐等症状,则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二、猫咪体内寄生虫猫的体内寄生虫一般有:绦虫、蛔虫、钩虫、线虫、蛲虫、弓形虫等。

1.绦虫:猫狗中以猫猫们被感染最为常见,得了绦虫病的猫,会在粪便中找到排出的脱落节片,一般外观多为黄白色,形如芝麻粒大,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体重也随之下降。

2.蛔虫:最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感染上的猫狗会变得消瘦,腹围增大,并出现发育迟缓,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呼吸困难,也会导致幼宠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3.钩虫:也是猫猫常见的体内寄生虫。症状主要是贫血、消化紊乱以及营养不良,也会使幼犬的脚趾间感染上瘙痒性皮炎。

4.弓形虫:感染上弓形虫的狗狗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等,如果是正怀孕的猫狗们,还容易导致流产。对于猫猫们来说,感染后通常不发病,但当处于应激状态时,则会急性发作,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类似肺炎等症状。一般建议猫猫在满三个月的时候,吃喝大小便精神神马都正常,即可进行免疫驱虫工作。有建议驱虫在免疫之前做,也有医院同时进行(差别不大,可根据个猫情况)。

猫用驱虫药一般分体内驱虫药和体外驱虫药,常用的猫咪体内驱虫药为妙巴、拜耳、大宠爱等。常见的猫咪体外驱虫药是福来恩。以上几种要都是进口的驱虫药,当然也可以使用国产的广谱驱虫药。但是我认为,进口驱虫药价格虽然要昂贵一点,但是猫咪一年才吃一次,还是吃进口的驱虫药有保证,毕竟驱虫药是有毒性的,如果使用不当会有悲剧发生。

对于不同的体内寄生虫会有不同的驱虫药物和治疗方法,主人们一旦发现猫咪出现了身体不适,感染体内寄生虫的可能性一定要将猫咪送往医院,以免悲剧的发生。另外,小猫身体没有完全发育,体质孱弱,难以承受寄生虫的入侵,所以主人要给幼猫做好驱虫工作哦。

猫咪感染寄生虫的症状

1、观察猫咪被毛:猫咪的被毛通常是顺滑光泽的,如果染上寄生虫,则会变得粗乱无光、质地干枯,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脱水或者营养不良的症状。

2、检查牙龈:轻轻抓住猫咪的头部,用指尖轻柔地掰开猫咪的上唇瓣,露出牙龈,健康的牙龈颜色应该是粉红色。如果猫咪的牙龈颜色呈白色,很可能是由于感染寄生虫导致的贫血症状,需要尽快咨询兽医师。

3、检查猫咪粪便:猫咪排出的便便如果是黑色,或者黑中带血的状态,可能是因为肠壁上已附着钩虫;如果猫咪出现腹泻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蠕虫占据猫咪肠道,干扰了正常消化。这两种情况出现任意一种,都需要联络兽医师。

4、注意呕吐现象:呕吐虽然是猫咪常见的生理反应,但如果经常发生,主人就该引起注意了,因为猫咪很有可能已经感染上蠕虫,这种寄生虫通过阻断胃里的食物或者刺激胃粘膜促使猫咪呕吐。

5、猫咪进食量:如果猫咪的进食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肠内蠕虫太多,肠道负担重引起的食欲不振,这种情况也会引发其他病症,比如肠粘膜炎症、胃疼等等。  

6、身体异样:有些猫咪如果感染寄生虫后会表现出腹部肿起,需要立即就医。  

7、嗜睡:猫咪体内的寄生虫是依靠汲取肠道内的营养物质存活,直接会导致猫咪精气不足,软弱无力,嗜睡。但这属于多种疾病的综合表现症状,正确的的办法是带猫咪去宠物医院确诊。

寄生虫出现的迹象

1、检查猫咪的排泄物:当猫咪排出便便后,主人可以带上手套,用棍棒之类的工具检查排泄物中是否有蠕动着的寄生虫。

涤虫看起来像芝麻或者黄瓜的种子般大小,多为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状;

蛔虫虫体为浅黄色,被排出体外后,在适当条件下约10—15天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很危险;

而寄生于猫身上的钩虫有猫钩虫、犬钩虫、管状钩虫和窄头钩虫等4种,主要感染途径为经口和皮肤。

以上三种寄生虫是宠物身上较为常见的种类。 

2、检查猫咪肛门:涤虫虫卵有时会附着在猫咪肛门处,如果主人看到类似芝麻大小,包裹住猫咪毛发的虫卵包,就需要为猫咪做驱虫工作了。 

3、检查猫咪活动场所:猫咪在运动、休息的时候,排出寄生虫,不一定都是以排便的形式排出,排出的寄生虫如果没有被及时清理,很容易发育繁殖。所以主人应该经常检查、清理家居用品,猫咪生活用品,尤其是床上用品。

怎样确定猫咪是否感染寄生虫?

1、求助兽医师:最可靠的方法是采集猫咪粪便,带到兽医师那里进行检测,并将猫咪的不适症状如实汇报给兽医,越详细越好。

2、收集粪便样本:有些兽医为了避免猫咪假性感染寄生虫的情况出现,会要求主人至少收集三天的粪便样本带去检测,这也是为了确诊猫咪是否真正感染上寄生虫。

主人在收集样本时,一定要洗手后进行,放在干净的容器中,不要将隔天的粪便混合放置,此外,由于虫卵的生命力、繁殖能力极其旺盛,需要将容器放置在阴凉黑暗的地方,避免放在经常活动的区域内。比如:厨房、卧室等,以防滋生。

3、定期带猫咪进行检查,兽医师会确诊猫咪是否已经感染寄生虫,并作出相应诊治措施。

猫咪体内有寄生虫一般有以下几点表现。

1.脱毛

2.皮肤上有包,黑色颗粒

3.梳毛后,梳子里有虫卵

4.有蜱虫寄生

5.皮毛无光泽,粗糙发干

6.肚子变大或体重减轻

7.牙龈苍白无血色

8.经常呕吐,食欲不振或持续饥饿

9.精神萎靡,昏昏欲睡

10.持续性腹泻或粪便呈暗红色柏油状

11.粪便中出现白色的虫卵或虫体

12.肛门周围或猫咪趴过的位置,有米粒状虫卵或虫体

猫咪有寄生虫会有什么表现?

答:1,猫咪体内寄生虫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蛔虫,条虫,钩虫和弓形虫,猫咪体内有寄生虫的话首先是精神状态不好,体重会减轻,拉虫拉稀,肚子胀大,严重的话会呕吐出幼虫

2,猫咪定期驱虫还是必须要做的,驱虫药的话可以去宠物医院购买或者自己在网上购买,不同大小的猫咪使用的量不一样

3,对于寄生虫可以选择给猫咪使用拜宠清,服用两个小时以后在给猫咪喂点益生菌来缓解刺激


猫咪感染寄生虫的类型不同,其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

如果猫咪感染了跳蚤、虱子,猫咪会出现频繁抓挠皮肤行为、毛发内有跳蚤粪便或者能够看到虫体等症状;

如果猫咪感染了螨虫,猫咪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增厚、发红、掉毛等症状表现;

如果猫咪感染了蛔虫、绦虫等寄生虫,猫咪可能会出现排软便、腹泻、呕吐、粪便中带有虫体、消瘦等症状表现。

发布
问题